第31章 參考徵引書目(3 / 3)

《餘嘉錫論學雜著》,中華書局,1963年1月第1版。

《隋唐五代史》,呂思勉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管錐編》,錢鍾書著,中華書局,1986年。

《談藝錄》,錢鍾書著,中華書局,1984年。

《宋詩選注》,錢鍾書選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年。

《三餘劄記》,劉文典著,管錫華點校,黃山書社,1990年。

《校讎通義》,程千帆、徐有富著,齊魯書社,1998年。

《駢文史論》,薑書閣著,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年。

《唐代科舉與文學》,傅璿琮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

《唐詩語言研究》,郭紹虞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

《中國古代文體概論》(增訂本),褚斌傑,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中國古籍編撰史》,曹之著,武漢大學出版社,1999年。

《中國古籍版本學》,曹之著,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年。

《唐帝國的精神文明——民俗與文學》,程薔、董乃斌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詩國高潮與盛唐文化》,葛曉音著,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唐代幕府與文學》,戴偉華著,現代出版社,1990年。

《中國思想史》,葛兆光著,複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

《〈道教義疏〉研究》,王宗昱著,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唐代集會總集與詩人群研究》,賈晉華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唐代幕府製度研究》,石雲濤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唐代試策考述》,陳飛著,中華書局,2002年。

《唐禮摭遺——中古書儀研究》,吳麗娛著,商務印書館,2002年。

《唐代邊塞詩研究論文選粹》,西北師範學院中文係、西北師範學院學報編輯部編,甘肅教育出版社,1988年。

《敦煌蒙書研究》,(台灣)鄭阿財、朱鳳玉著,甘肅教育出版社,2002年。

《敦煌文獻與文學》,(台灣)鄭阿財著,(台灣)新文豐出版公司,1993年。

《敦煌學大詞典》,季羨林主編,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年。

《詩藝》,(羅馬)賀拉斯著,楊周翰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

《文學理論》,(美)雷·韋勒克、奧·沃倫著,劉象愚、邢培明、陳聖生、李哲明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4年。

《互文性研究》,(法)蒂費納·薩莫瓦約著,邵煒譯,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

《中國詩學》,(美)葉維廉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2年。

《初唐詩》,(美)斯蒂芬·歐文著,賈晉華譯,廣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唐詩語彙意象論》,(日)鬆浦友久著,陳植鍔、王曉平譯,中華書局,1992年。

論文:

《類書通論:論類書的性質、起源、發展、演變和影響》,夏南強,華中師大博士學位論文,2001年夏。

《類書溯源》,洪湛侯,《圖書館學通訊》,1980年2期。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類書》,曾貽芬、崔文印,《史學史研究》,1988年第4期。

《隋唐時期的類書》,崔文印,《史學史研究》,1990年第4期。

《魏晉南北朝類書成因初探》,曹之,《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1年第3期。

《論官修類書的編輯傳統及其終結》,於翠玲,《北京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6期。

《隋唐五代類書與詩歌》,賈晉華,《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1991年第3期。

《〈杜詩詳注〉與古典詩歌注釋學之得失》,蔣寅,《杜甫研究學刊》,1995年第2期。

《陸贄政論藝術管窺》,王春庭,《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年4月。

《樊南美文與中國文學的一個特點》,董乃斌,《文史知識》,2002年第9期。

《〈藝文類聚〉、〈初學記〉與唐初文學觀念》,唐雯,《西安聯合大學學報》,2003年1期。

《日本及敦煌文獻中所見〈文場秀句〉一書的考察》,李銘敬,《文學遺產》,2003年第2期。

《李商隱〈金鑰〉考述》,查屏球,《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7月。

《七夕五考》,吳天明,《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5月。

《典故簡論》,朱宏達,《杭州大學學報》,198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