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三界大戰(感謝千雪嫣(2 / 2)

在這幾個世紀裏,都有神不斷給予指點,比如太上老君曾多次下凡為師,化身廣元子、老子等各種聖人,教化天皇、伏羲、神農、倉頡等人王,指導人類生火打獵、結繩種植、采藥治病等生存技能。

除此之外,神還留下了許多道法秘術,修真秘籍,引有緣人修真度劫,參透天地玄機。並根據修真之等級,將功力分列三十六重天:

破欲界六天,分別是:太曾、太明、清何、玄平、元文、七夷;

斷念界十八天,分別是:虛無、八翳、赤陽、明華、明宗、落笳、明堂、明靖、明慶、太瑤、載升、安崖、定風、始芒、太重、無思、上阮、無極;

滅色界四天,分別是:皓庭、通元、妙成、樂天;

四梵界四天,分別是:無常、玉勝、龍度、平奕;

聖境界四天,分別是:太清、上清、玉清、大羅。

那些有機會接觸和學習道法的人類,就形成了新的勢力——道界。

道界自成立之初,就有著其鮮明的職責,那就是保護人界,剿滅妖魔鬼怪。

所以,第一次三界大戰,實際上是保護活人權益的道界,人死之後所化成的鬼界,以及為獸類爭奪資源的妖界三個勢力的鬥爭。

三界大戰的開始,掀起了人間的血雨腥風,更使得天地間的秩序瀕臨崩塌,連神都為之頭痛。

在神的支持下,道界最終扭轉局麵,很快占據了優勢,這也促使處於劣勢的鬼、妖兩界開始聯合,一起對抗道界。

對抗道界實際上也是對抗道界背後的勢力——神,這兩界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

不過在鬼、妖兩界快要被滅絕的時候,神也犯了難:鬼乃人死後所變,妖乃獸吸取天地精華所成,從實質上來講,都屬於天地萬物。

一來上天有好生之德,二來這兩種勢力實際上也根本滅之不盡,如果隻是一味殺戮也不是辦法。

正在神所以犯愁的時候,在西天極樂世界,超脫於天地自然,通過頓悟而自成宇宙的佛站了出來。

佛強調因果輪回,並根據他的佛旨教義,為神提供了一個解決方法:開創陰間地獄,設立六道輪回,並建立起管理陰間的閻羅地府。

按照這個設想:人死為鬼,但不留人間,而是到陰間去按其在陽間的表現接受審判,並由地府決定其如何進行輪回。獸死之後其魂魄也歸陰間接受審判,由地府決定其下世輪回。

而且人畜可交替輪回:惡人下輩子也可能輪回為牲畜,作牛作馬吃苦受累,牲畜一生受苦下一世也可以輪回為人享福。

除了輪回之外,陰間還有各種地獄,那些作惡多端之人還需要接受地獄之苦,甚至永世不得超生。

佛的這個提議解決了神的一大難題,他們欣然接受提議,按照佛的構想設立了這陰間地獄及管理這人間的地府。

陰間創立之後,神規定這世間萬物都要順從這輪回製度。

接下來在神的施壓下,人、鬼、妖三界停戰,第一次三界大戰告息。

在輪回製度開始之後,人間雖然恢複了欣欣向榮的景象。

但人、鬼、妖三界通過輪回便開始了你可變我,我可變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彼此轉換,於是三界的關係更加複雜起來。

除此這外,得到利益最大的就是佛界。在三界大戰停息之後,他們的因果輪回的觀念深入人心,同時他們的教義得到了廣泛的傳播,佛界也開始獲取了大量的信徒,從此開始興盛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