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古人的行孝故事,那今人孝順兒女更是比比皆是、不勝枚舉。
故事三:中國日報網消息(2010年3月10日報道)黑龍江省的王凱、王銳兄弟倆用兩雙強有力的手和兩雙“神奇”的腳,拉著由三輪板車改造的“房車”千裏載母就為了盡守孝道,圓八旬老母的旅遊夢想。他們用了165天徒步4500多公裏,從中國最北省份黑龍江來到與台灣一海之隔的福州。板車取名叫“感恩號”,一人推,一人拉,一步一步……大哥王凱兩手握住兩車車把,負責主打“前鋒”,肩上還拉著背帶,弟弟王銳則在旁邊助力或在後麵推車。車子四麵都是可以推拉的玻璃小窗,是為了方便母親沿路觀賞風景。白天,車子是他們的交通工具,晚上則是一家人休息的地方。“母親想出去看看,我們沒有太多的錢,有的是力氣,就想到用板車拉著她出遊。”“我現在最大夢想就是想帶著母親繞寶島一圈,”王凱激動地說,但考慮到母親年事已高,身體承受不了長時間乘車、乘船,他們想自行拉著“感恩號”板車行走。這一路,他們就靠著隨身攜帶的中國公路裏程詳圖,一直南下,經曆過哈爾濱、長春、沈陽、北京,石家莊、鄭州、南京、杭州等城市。“連小村莊都有標線路,非常的好用。”弟弟王銳拿出地圖給記者看著說。
孟子,我們知道“孟母三遷”的故事,就那個孟子,他說:“一個孝順的好兒女,最大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尊敬自己的父母。”《禮記》中專門有說教人的孝順問題的:“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第五點不孝也。”列的這五項就是說:你長大了懶惰不知道幫父母勞動,仍然讓你的父母勞作個不停,這是一不孝;你好吃懶做、貪圖享受,不顧父母的反對,這是二不孝;你自私自利,娶了媳婦忘了娘,這是三不孝;你偏聽偏信,聽媳婦的、聽別人的,反而不停父母的教訓,這是四不孝;你好勇鬥狠,甚至作奸犯科、違法亂紀,讓父母受連累、不得安寧,這是第五點不孝。
一通說教後,雲水問清了韓家兄妹五人的家庭情況,後又得知,韓家兩個女兒都嫁在鄰村,生活條件較差。三個兒子中,老大有一孩兒,家裏有一輛大三輪車,常幫助廠礦裏拉拉近距離的貨物,送一些配件什麼的,生活較好。老二有兩個孩子,承包了一個山包地種植的果樹尚未見效益。老三已經二十七八歲了,還沒娶上個媳婦,因此上才占了父母的老宅院老房子,將老人趕出了家門。雲水立刻想出了一招,“一推一拉”、“一咋一哄”。讓韓藥鋪子組的組長通知韓家,不盡孝道違犯了建設和諧社會、創建文明、小康農村的國策製度,為小梅林村的共同致富奔小康抹了黑。所以村委決定:
一、所有在村裏做工的韓家人,一律不要再上班了;
二、承包村裏山包、土地、樹林、池塘的韓家人,馬上停止承包合同,村委收回另行轉包給他人。
三、如果能爭相盡孝,為建設小梅林村村民精神文明增磚添瓦,火機廠一個廠就可以吸收韓家三個人進廠做工,村委給安排宅基,村委裏的低息貸款可以放給韓家老三建造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