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恒心和毅力堅持不懈的發展過程,這其中並沒有什麼秘密,要真正做到中國古老的格言所說的勤和儉也不太容易。
——李嘉誠【中】
相信自己也能創造奇跡
有一種思想曾被人們用各種語言、各種方式在反複地表達著。這就是,你也能創造奇跡!
就個人來說,我們的身體、大腦中所蘊藏的潛能,就連我們自己也不清楚。人的潛能是多方麵的:體能、職能、宗教經驗、情緒反應等等。
科學家研究表明,潛能是人類最大而又開發得最少的領域,一般人一般情況下隻發揮了1/1 0的潛能。
科學家還發現,人類儲存在大腦中的能力大得驚人,人平常隻發揮了極小部分的大腦功能。要是人類能夠發揮一大半的大腦功能,那麼可以輕易地學會40種語言,背誦整本百科全書,拿1 2個博士學位。
也就是因為這一點,你也可以創造奇跡。
任何成功者都不是天生的,他們成功的原因是開發了他們的潛能。隻要你抱著積極的心態去開發你的潛能,你就會有用不完的能量,你的能力也就會越用越強。相反,如果抱著消極的心態,不去開發自己的潛能,那麼你隻有歎息命運不公的份兒。你也隻配空空地歎息。
所以,遇到你原以為不可能做的事情,比如創業,你不妨試一試、做一做再說!
獨立思考彌足珍貴
可能你會說,讓我學會獨立思考,這不是太小兒科了嗎?
其實,像許多問題一樣,一些看似簡單的問題要真正做到卻是很難的,獨立思考就是其中之一。
三人成虎。一件事情,一個人說了,你可能不相信,兩個人說了,你可能還不相信,但是三個人、甚至是所有的人都這麼說,這時候你信不信?一般的人是很難做到不信的。
但是,對於創業者來說,卻一定要學會獨立思考,不受外界的影響,哪怕外界的力量強大到無以複加。
真正的成功創業者,能夠使客觀的事實與自己的見解涇渭分明,他不會偽裝自己是全知全能的上帝,他會聽取別人的意見,評論他們的意見,從善如流,但是他會很好地控製局麵,即結論一定是由他自己來下。他也景仰、尊敬他人,但是他的想法不會因為這種景仰和尊敬而被限定、被推翻、被束縛。他是自己真正的主人!
要讓自己永遠都有危機感
危機感永遠是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前行的動力,自然。它也是我們創業的初始動力和創業成功後不斷進取的動力。
對於創業者來說,他們不可能永遠處於一種非常緊張的狀態,他們在自己的企業或公司裏常常還會表現出悠閑與輕鬆。
但事實上,這隻是一種表麵現象,因為無論是在現在的中國還是全世界,異常激烈的競爭無處不在,稍微一放鬆就有可能被時代所拋棄,因而他們往往處在一種緊張的關係之中。
對於創業者來說,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有一種危機感。所以,創業者懂得時間的寶貴、市場的無情,他們對於由競爭對手所帶來的巨大威脅始終牢記在心,因此,他們能夠取得創業的成功,他們時時都在考慮著如何樣做得比自己的競爭對手更好、更出色。
在我們的社會中,許多創業者之所以比我們一般人做得更成功,要麼是因為他們找到了更為有利可圖的市場,或者發明了一種更為有效的做事方式和先進的技術,或者是找到了更能占據市場的新產品。但我們需要清楚地看到,這些東西的獲得,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因為這些成功的創業者具有危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