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關於請靈人這個流派,師傅之前隻給我大體的說了喚鬼請神的那一類,也就是他和劉老頭的師傅巴過穆勒的那種人。可偏偏這請靈人和其他兩個大流派不同,它下邊有兩個支流,另外一個就是作祟詛咒的巫師。
\t巫師其實以前沒有歸類到請靈人的流派下,巫師的曆史遠比我們這個行當要長遠的多,甚至可以追溯到人類剛化生開啟神智的時候。要提起巫師就不得不提起它的源頭,巫!
\t巫,上古已有此字。在甲骨文、金文都有“巫”字。它應當是中國先民最早創造的一批文字。中國上古創字是有規律的。先民把工和二個“人”字組合在一起,自有其用意。工,《說書》解釋說:“工,巧飾也。工,借用古代文學家對“工”字的解釋,上下二橫分別代表天地。巫則是由二個人在其中。中國古代創字規律,音義有微妙的聯係。清代考據學家往往窮盡畢生精力研究音群和義群的關係。巫與烏、嗚、汙、誣、誤、惡、霧、勿、忤、蕪同聲,大多是些晦暗之詞。所以隨著後來的演變,巫便代表著隱晦,令人厭惡的東西。
\t甲骨文時代的巫,是男巫女巫的通稱,後世女巫才稱為巫,男巫叫覡,《說文》中對巫的解釋是:“女能事無形以舞降神者”。據說他們能使鬼神附體,或用其他方式見到鬼神,總之是具有與鬼神溝通的功能而不同於常人。
\t傳說有個巫鹹,能知人生死禍福;黃帝作戰前,要找他用蓍草來占卜;還有記載說,他的兒子巫賢當了輔佐殷王祖乙的大臣。論起來,祖乙與黃帝年代相去很遠,他們父子的壽命真夠長了。但既是傳說就不必那麼較真;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那時的巫,地位是很高的,因為他們是那時最有文化的人,又能將人間事向鬼神報告並把鬼神的指示帶回來。但擔的責任也大,譬如天不下雨,便將巫脫去衣服放在太陽下曝曬,甚至架起火來燒,以為這就可以驚動鬼神,下雨來救他,結果燒死了不少;戰國時西門豹治鄴,將用河神的名義詐騙錢財危害人民的巫,統統扔到河裏去,說是請他們去通報河神,就是這古法的應用。
\t治病也是巫的專業,那時得病以為是中了什麼邪。就找巫來驅邪。用唱歌跳舞,或口中念念有詞及其他奇怪的形體動怍來行使法術;有時也給病人吃點藥物。巫在表現鬼神附體或作法前,自己也常要吃某些藥以求得興奮,因為他得表現出與平時不同的癲狂狀態,這些藥是他們一代一代靠經驗積累起來的,隻有他們才有和敢用;還有象占卜的時候需要將龜甲或獸骨燒出裂紋,一般人不會燒,而巫則能很快就完成,他們確一些有別人沒有的本事,於是成了“招神,逐疫,禳災,除不祥”的專業戶。
\t巫本身其實更是類似指的是以前具有特殊能力,淵博才學的人。可是人他就有個善惡美醜,當一個人擁有了令其他人恐懼的力量後,很少有人能夠保持自己的初心,免不了墮入這權利的深淵中。於是,有一部分巫便走上了邪路,用自己所掌握的力量和知識,來不住的獲取財富權利,慢慢的更是把驅邪逐疫,避災除晦演變成了招邪喚災,詛咒疫鬼。通過使用這些手段,來讓普通人懼怕恐慌自己,從而更加簡捷快速的獲取金錢權勢,美女仆從。
\t一個從人類出現後就存在的古老行當,它不一定就有後來出現的行當中的規律多。巫沒有人可以約束,更加沒有人敢去約束。隻是力量的侵蝕,更是讓後來的巫迷失了自己的本心,最後絕大部分的巫都走上了這條路,驕傲自大的群體心理索性直接以“師”自稱,讓普通人喚他們為“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