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一派之掌(1 / 2)

第三百九十三章:一派之掌

靈寶派掌教玉佩之所以讓藍振宇如此驚訝,這話說起來還有點長,靈寶派乃是道教四大派之一。

創始於東晉末年,距今已經有以前六百多年的曆史了。創始人葛洪,葛洪整理了起從祖葛玄,葛天師留下的三十三卷真法成《靈寶經》,並且創靈寶派。

靈寶派把葛玄葛天師奉為祖師爺,靈寶派的開創者。葛玄乃是鼎鼎大名的葛天師,就是道教中的四大天師之一。地位次於三尊之下。

四大天師,為眾天師之首,分別為張道陵,葛玄,許旌陽,邱弘濟,可見地位之高。

相傳在三國時期,葛玄在天台山修行學道,感通太上,太上遣三真人下降傳授葛玄真法三十三卷,這三十三卷真法便是《靈寶經》的主要內容,也是整個靈寶派的真髓所在。

至南宋時期,靈寶派已經大行於世,在民間教眾眾多,地位顯赫,人才也是輩出。

但是,因為靈寶派重視個人的清修,所以在民間活躍很多。到了隋朝,因為很少有人得到皇上的召見,於是地位略遜於上清和正一兩派。

直至宋朝,靈寶派已經分出大量的支派,其中東華派,青雲派,閣皂宗是最強大的三個靈寶派的分支。

其中閣皂宗算是正統的靈寶傳承,地位略高於東華派和青雲派,直至現在江西清江縣閣皂山依舊是靈寶派的祖庭所在。隻可惜,已經淪為了一個旅遊的景點,雖然地方還在,已經失去了原有的意義。

元末的時候,道教四大宗派,龍虎山正一法壇,茅山上清法壇,西山淨明法壇,以及閣皂山靈寶玄壇四大派,同並於龍虎山正一法壇,歸正一派所統領。

但是,各個教派中的分支依舊存在,而且並未歸於龍虎山,不過至此,四大派中的除龍虎山正一派之外,其餘的三派的正統已經不存在了。留下來的都是一些分支。

藍振宇所持有的掌教玉佩,根據廖先生的調查,最有可能的就是明末靈寶派的分支東華派的又一個分支靈華派。

因為當時靈華派的掌門人和武當山掌教是磕頭的把兄弟,所以這位武當山的掌教留下的隨筆中提及過,而且附有當時靈華派掌門玉佩的圖樣。

雖然藍振宇這塊玉佩經過不知道多少人的把玩,上麵的刻得圖案都已經看不清了,但是依舊和文獻中的圖樣十分相似。

說著,廖先生還拿出了一張打印出來的圖紙,上便是的就是廖先生剛才說過的那本隨筆文獻中的圖樣。

藍振宇拿過來,仔細的看著,也覺得十分的相似,劉曉薇也接過圖拿起玉佩看了半天,也是頻頻點頭。

這時冷靜下來的藍振宇又覺得稍微的有那麼一點點的失望。因為剛才他乍一聽靈寶派的掌教玉佩,誤以為指的是整個正統的靈寶派的掌教玉佩。

現在想來就算真的有那麼一塊玉佩,也不可能落在自己的手裏。因為元朝默末期道教中四個最大的門派已經統一並入龍虎山正一派了,就算真的有那麼塊玉佩,也應該是在並派的時候被正一派所得。

不過即便是一個分支的掌門人的身份也是讓藍振宇有些無所適從,即便是分支,那也是靈寶派,從三國時期葛玄葛天師開創一來,已經近兩千年的曆史了。

藍振宇苦笑,雖然沒有弄清楚自己的師父究竟是誰,不過倒是找到了祖師爺了。

但是問題隨後又來了,即便知道了自己乃是靈華派的傳人,整個靈寶派是徹底的凋零了。可以說是四大門派最慘淡的一個了。

龍虎山正一派雖然沒有武當山這麼響亮,可是根基在哪兒,當年四派合一,可以說四派中唯一一個保留到現在,就連祖庭都在。

其次是茅山,就連一直是四派中最不景氣的西山淨明宗也要比他們靈寶派強出許多來,至少人家祖庭還在。

雖說靈寶派的祖庭依舊還在閣皂山,不過這個閣皂山和那個閣皂山雖然還是同一座山,但是和靈寶派已經沒什麼關係了,裏麵的道士雖然自稱靈寶派,可是卻是一個新的靈寶派了,雖然他們也供奉葛玄為祖師爺。

真正可以說成是靈寶派的傳承的,也隻有零星的幾個分散在民間的分支罷了。

“那在就沒有關於靈華派的記載了嗎?”藍振宇追問道。

廖先生搖了搖頭說:“很遺憾,沒有了,不管是龍虎山,還是武當山我都查了,可惜除了這個之外,再也沒有了別的任何的記載。”廖先生指了指那張複印的圖案說道:“就連這個也不過是一筆帶過而已,我甚至還去了江西清江閣皂山祖庭,抱著最後的意思希望,但可惜的是,那裏雖然打著靈寶派祖庭的旗號,卻也隻是旗號而已。”廖先生很惋惜的歎了口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