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在五峰藥田中盤桓了半天,摘取了些年份上佳的玄階藥果,見那青竹翁和百草相談甚歡,倒是淡然一笑,灑然而去,直接出了五峰匣,回返了丹武行院。
天色泛白之際,孟浩坐在房中的床榻上,倒是意氣風發,滿心歡喜,如今有了這種藥奇人百草問道的幫助,日後便是不愁上好的丹料,特別是天階三轉之後的丹藥,對於丹料藥性的要求,便是苛刻至極,就算是相差一年,也足以影響天丹的成敗。
五峰匣交給了青竹翁照料,孟浩也算是沒了後顧之憂,當即,便開始修行,由於他的武道肉身,乃是神靈之體“雷業道身”,所以剛剛修成了鬥師大圓滿,竟是相當於大鬥師大圓滿的實力,直接成就了無雙金胎,而孟浩察覺丹田氣機,倒是瞧出了端倪。
無雙之道,乃是金丹之後的分水嶺,是修士比較尷尬的一層境界,修行的便是以靈肉合一,神武一統為原則,利用丹田精元,合成武尊真氣,淬煉嬰胎,而後,根據個人的資質和武尊真氣的純度,從而引發五雷天劫,曆經劫難之後,便是金丹化武嬰,一舉成為武尊三重天!
昔年的青竹翁,用了十年的時間,應對五雷天劫,便是可想而知,這無雙之道的艱辛;有多少修士都是毀在了此處,終生難得寸進;而孟浩查閱真空宗的功法書卷,以及群星宗的書卷得知,若想修行“神武一統”之道,凝練出武尊真氣,武道和神通必須雙雙大圓滿,方能引發“應命天劫”,此刻,孟浩的武道肉身,還沒有修成極致,仍需提高,待得修成真正的大鬥師大圓滿後,方能神武統一。
眼下,孟浩得傳武皇丹心,全身血肉充斥了渾厚的丹氣,源源不絕的冰炎丹心,總算是填補上了雷業道身的“無底洞”,而且有“淩霄龍業”的加持,修為速度倒是增進不少,對於武道功法,如今萬事俱備,孟浩猛然想起了,群星宗的至尊武道《天罡引星決》來!
當日,自己被雷業道身拖累不堪,日進百丹的消耗,倒是叫他望而卻步,現在倒是修煉的最佳時機,因為這“冰炎丹心”已經與他血脈相同,武皇的丹氣運轉周身,當日若狸曾說過,隻要孟浩的心髒還在跳動,丹田精元便是會一直被冰炎丹血滋養,永不枯槁!
孟浩當即從北鬥玉衡戒中,取出了《天罡引星決》,因為此刻天際泛白,群星隱晦,這武道乃是“觀星練體”,現在修煉倒是不合時宜,他便是通篇閱覽,在天罡三十六法中,找尋一種適合自己的武道。
因為修行此法,乃是凝練“星罡”,一罡化一武,這三十六道中,學會一種,修煉到極致,便是受用無窮,而一顆星罡武道,可是相當於再修行一回,這選擇罡武之道,倒是應當謹慎些。
通讀整本群星至尊武經,孟浩隻覺得神魂震顫,這天罡三十六法,不愧是世間至尊的武道聖經,天罡三十六星神,演化的三十六種法術,與玉角六道一樣,都是諸神流傳,端的是無上道術,後來,被群星武皇袁天罡參演入武,竟是自創三十六種至尊武道,教化群星百門,引為武道第一強宗!
三十六武中,有縮地成寸的“遁地法”,有點石成金的“化金指”,亦有雷霆煉身的“五雷掌”,每種武道都是至尊之術,看的孟浩眼花繚亂,竟是難以選擇,可是比較之下,他倒是把目光聚集在了一種叫“移星換鬥”的武道上!
此法在引星決中,被袁天罡演化成“鬥轉星移法”,乃是結合“掌、指、身”三法一體的綜合武道,以“化巧倒行,奇絕精妙”著稱。
此法與人對戰之時,主旨精髓在於“後發製人,借力而為,以彼之道,破敗彼身”,修成極致後,可達至“移星換鬥鬼神愁”的境界!
見到“鬼神愁”三字,孟浩不禁雙目放光,心中琢磨:能叫鬼神見到都發愁,這至尊武道究竟是何等神奇霸道呢?孟浩帶著好奇,細細品讀起來,死記硬背下了千字真訣,決定這晚入夜後,定要開始修行這“鬥轉星移法”;因為此刻,孟浩有淩霄龍業在身,每次呼吸吐納之際,所吸收的精元之氣,比之平日裏,更是翻倍,閉目用“歸虛決”調息一陣後,孟浩竟是神清氣爽,不覺困倦之意,丹田的金胎中,更是金光璀璨,道力渾厚異常。
因為淩霄龍業乃是聖武院的“九龍金像”所生,廣聚青鸞修士的朝聖願力,能提升將近三倍的修行速度,倒是比五行封印還恐怖幾分,孟浩不禁驚歎,怪不得這聖武甄之名,能叫人這般趨之若鶩,這淩霄龍業的道力加持,真是霸道無比,而因為他此刻武道還沒修成大圓滿,無法開始“縛道印”的修行,孟浩便撤去了體內的五行封印術,開始領受龍業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