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羅家軍已經接到探子回報,這次匈奴大軍來勢洶洶,集結了五胡三十萬兵馬,匈奴軍就有十五萬鐵騎,虎視眈眈,中路大軍有單於坐鎮,東路有赫連達爾坐鎮,西路有五胡中的四族將領坐鎮,分別進攻七城,而這東路大軍清一色的匈奴精銳,主攻的正是易攻難守的惠平東台,羅仁雄擔心北屏受攻擊,但又為顧全大局,隻好將軍務交給羅成義,自己帶領三千精騎,繞道東台,挺近落別山,打算先救下兩城將領,在從東路大軍的背後偷襲,和正麵防守兩城四萬守城官兵形成合圍。
可是那秘報竟然是個天大的陷阱,羅仁雄繞過惠平,到達東台之後,就被埋伏其中的匈奴伏兵暗算,帶領著殺出重圍的兩千精騎兵,逃入了易守難攻的落別山中,堅守了五六天之久,可就在八天之前,情報中本應坐鎮中軍進攻北屏的匈奴王單於,竟然趁夜奇襲,從望月峰的山巔飛下,一人便殺死了一千多羅家精銳,最後打開山穀中的防禦石陣,引得十萬東路大軍,衝入了山穀,將眾人一網成擒!
聽到匈奴王單於竟然從千丈高的望月峰山頂奇襲,還一人斬殺了千人羅軍精銳,孟浩就忍不住一陣心中發慌,背脊發寒,心念恍惚起來,這赫連鐵鷹難道已經修成了武尊大能,可以翱翔九霄?一個人就斬殺了千人,看來隋元帝楊武夷比之匈奴帝王可是雲泥之別呀!
而張一山接下的話,更是讓孟浩不由得心中寒顫,其實單於的武道並不是特別高,與羅仁雄一樣,都是大鬥師大圓滿,而且也不會神通法術之類的,能斬殺千人力挫羅仁雄的霸王銀槍,全憑著一把墨綠的妖刀!
聽到妖刀之後,孟浩立刻想起了此行的目的,他曾答應蕭姑姑,定會砍下單於首級,帶回“龍雀障刀”,以報答救命授武的大恩,而出征之時,又聽了劍盲的一番講訴,這“大夏龍雀”若真是傳說中,能斬殺武皇的神器,那自己這點微末的修為,根本不低單於半招,可一番苦思之後,孟浩又覺得事有蹊蹺,單於手中的“妖刀”,若真是當年赫連勃勃對戰青鸞仙軍的“大夏龍雀”,又何苦費勁謀略,集結三十萬大軍攻打邊塞呢?
手握一把“弑神妖刀”,恐怕就足以湮滅九州,滅盡九國了吧!
而張一山起初也和孟浩有著同樣的疑惑,茅山乃是修真門派,對於千年前“大夏龍雀”對戰三千仙軍七大武皇的事情,也是知曉的,雖然他也沒見到大夏龍雀刀,可是從那懾人的刀氣,和赫連鐵鷹刀魔附體的煞氣威勢中,他很肯定,赫連鐵鷹找到了傳說中的匈奴王權寶刀,能殺死武皇的妖刀——大夏龍雀!
隻是回憶起當時的情況,張一山告訴孟浩,單於現在手中的妖刀又和傳說中的“大夏龍雀”,不盡相同,那赫連鐵鷹用刀氣殺死千人之後,竟然瞬間蒼老了十幾歲一般,本是壯年的匈奴帝王,竟一夜白發,而且他在後山開辟出了一個山洞,將那妖刀封印在其中,囚禁了眾人之後,便沒見他用過,而且羅仁雄也和那妖刀一同關在了山洞之中!
每天都能見匈奴人,押解著一大批十三四歲的少女,往後山而去,卻從沒見一個走出過山洞,深諳道法的茅山弟子張一山肯定,那龍雀刀定是妖氣渙散,需要每日用處女血喂養刀魄,方能維持其中的法力!
孟浩一聽羅仁雄竟然被關在“封刀洞”,不禁心中一驚,而且張一山分析那妖刀流轉千載,此刻妖力渙散,必須日飲處女血滋養,又是一陣背脊發寒,心中納罕:這是何等的凶邪之物,竟然如此的慘無人道,要以人命滋養,當真是極致邪物,似這樣的妖物怎麼存在天地之間呢?無雙修士便是逆天存在,就得身受五雷轟頂,那這持刀的殺神,怎的不見天刑懲治呢?
百思不得其解的孟浩搖頭歎息,想起大夏龍雀的傳說,刀成之日,以三千武聖之血開封,成為了天地規則之力無法掌控的存在,想是上天諸神有心懲罰,可是卻力不從心啊
得知了羅仁雄被困“封刀洞”,孟浩趕緊帶著羅櫻和冷無情二人前去打探,畢竟這妖刀乃是匈奴王的王權寶刀,必是守衛森嚴,必須先探明情況再做打算,少年凝眉思索間,不由的從懷中掏出了一個小巧的赤紅錦囊,是當日蕭姑姑在他離開竹苑時給的,說是發現了龍雀刀後,便打開錦囊即可!
三人接著月光,穿過一片亂石溝壑,翻身上了懸崖,在山壁上躡手躡腳的行了半裏左右,頓時峰回路轉,大山的西陰之地,一處鬼斧神工,天地造化的山崖之下,一片火光通亮,一隊百人的匈奴衛隊,正戎裝肅穆的守在一個粘了封條法咒的圓形洞府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