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草原兒郎不怯戰(2 / 2)

聽到皇帝出聲詢問,梳了兩個很奇特小辮子的慕容佳節向前走出一步,對著皇帝恭敬彎腰,然後直起身來直直盯著與自己四目相對的一員武將,“佳節以為,速戰最宜。”

北莽皇帝閉目聽著,見慕容佳節沒了下文,這才睜開眼睛,淡淡問道:

“理由。”

“大秦初定中原,必然根基未穩,四年時間即使有房笑棋這種治世能臣,也不見得能穩住局勢,加之舊楚也在暗中思動,大秦必會首尾不能相顧,末將以為,速戰速決乃上上之選。”

說完後,慕容佳節退後一步,回到陣列中繼續閉目養神起來,而皇帝慕容添霞轉頭看著右手邊為首的一名 武將,依舊不急不緩地淡淡說道:

“年複古,你呢。”

年複古是中原舊趙人,在春秋亂戰中也是位出了名的帥才,當然較之“人屠”白起,“天將”魏廖要遜色一籌,可也差不到哪裏去。

在趙國被滅後,年複古便跟著那股洪流北上北莽,用了近十年時間,爬到了南院大王的顯赫位置,這會兒錦甲束發,年複古年輕時候也是個好看到極點的俊朗之人,此時雖年過半百,卻依舊掩不住玉樹臨風的翩翩感覺。

“陛下,微臣與北院大王觀點有些相悖,以為徐而圖之較為穩妥。”

“舊楚雖然放話要揭竿掛旗,可畢竟還在醞釀之中,若我大莽此時率先發難中原,有些爭作“出頭鳥”的嫌疑,在房笑棋一事上,複古與北院大王同樣有些分歧。”

“房笑棋此人不可小覷,雖然隻是短短四年,陛下想必也已看到,大秦不管是軍製裝備、漕運驛站,還是戍守烽燧、關隘埡口,皆是趨於完備,此時速戰,先不說能否功成,付出的代價定然極大。”

說到這裏,年複古有意無意地看了眼慕容佳節,見到後者並無駁斥意思,嘴角微微一笑,“再者西涼盤踞西北,大莽若是進軍中原,還是應當考慮先打西涼,還是兩遼,或者直取永安城。”

慕容佳節與年複古,一個是北莽王朝草原舊部為主的北庭脊梁,一個是後入北莽勢力實力上難免水土不服的南朝肱骨,在進擊大秦中原一事上的南轅北轍,倒是將這幾年北莽王朝南北對峙的局麵很好的呈現出來。

北莽皇帝慕容添霞,心中自然知曉兩方勢力的各自盤算,並不會有意傾斜向哪一方,在這點上倒是相當中原皇帝範兒,並沒有太多草原民族的豪爽性子和排外。

轉頭看著身旁一位須發皆白但眉清目秀好似保養極好的年邁老者,慕容添霞恭敬問道:

“國師,此事還得你來拿捏。”

那被尊稱為“國師”的老者緩緩睜開雙眼,微微點了點頭,將帳內一眾文臣武將的麵目表情盡收眼底,向高坐皇椅的慕容添霞微微躬身,語氣緩慢地說道:

“兩院大王的觀點各有道理,宋聽侯算是聽出來了,不管是速戰速決還是徐而圖之,都是主戰,隻不過分歧在於怎麼打。”

“既然各位都主戰,那就好說,不用老頭子我再去費些口舌說說為什麼戰而不是和,曆朝曆代都是打出來的,不是談出來的,看來我大莽王朝中興之日可期。”

說到這裏,身為王朝一身之下萬人之上的北莽國師宋聽侯看向皇帝慕容添霞,在後者耳旁耳語了幾句,隻見慕容添霞點了點頭,然後緩緩站起身形,王霸之氣盡顯,朗聲說道:

“我草原兒郎個個不怯戰,朕深感欣慰,兩院大王留下,其他人暫且退下,待商議出詳細策略,就是我大莽王朝南下中原之時!”

————

大秦,永安城。

作為這一代一統中原的坐莊家主,大秦皇帝秦統對於北莽試圖南侵的舉動,在頭疼之餘,也會在私底下大言不慚地說一句“可以理解”。

但剛剛起步猶如繈褓嬰兒的大秦王朝,才建朝短短四年,就又要卷進一場不亞於春秋亂戰的戰亂之中,饒是“不輸聖賢”的秦統也想要不顧一切地重新掛甲騎馬,犯我大秦者,雖遠必誅。

就在今日,天子秦統終於等來了陣仗巍峨略輸帝王氣勢的幾位藩王,西涼王白起,北海王秦祈,蜀王秦佑,還有代替南王秦莫圖北上參會的顧大才顧留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