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間曆朝曆代做皇帝的都有一個很微妙的默契,那就是不管皇帝誰來做,做了皇帝就要盡到保護所有皇陵的責任,所有那時的盜墓雖然猖獗,但是沒人敢去挖皇陵。
那麼除了皇帝還有誰最有錢,很明顯的就是給皇帝辦事的高官。
那時的曹操就是打的著這個主意,他也看準了機會,招募了很多黃巾餘孽,並且找到了摻雜在其中的卸嶺力士和搬山道人,這也為他後期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等到董卓亂政,曹操行刺失敗後,他就更加的看重這兩種職業,因為他知道了天下的大勢即將改變,他還收羅了各個地方的散盜加以培養。
直到曹操擊敗袁紹,一統北方,盜墓史才真正的發展起來,而曹操也不管什麼皇帝默契,把盜墓的手掌伸向了各個皇陵。
還有這也是為什麼曹操永不稱帝的原因之一,因為他動了皇陵,怕自己死後會被人挖出來,不僅僅如此,就算他自己死了,他的墓到現在也沒人知曉在哪裏。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曹操把他手下的盜墓賊漂白洗黑了,把有功之臣拉出來論功行賞,在他的軍隊中設下了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兩種官爵,用來激勵他們更加賣力的給他挖取寶藏。
但是等到曹操死後,這兩種人就不受人待見了,一來是因為這種人長期與古墓打交道,受到裏麵毒氣和各種機關的侵蝕已經中毒匪淺,二來則是因為那時的局勢相當的穩固,曹魏已經不需要太多的金錢。
或許是感受到自己被輕視,所以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紛紛辭官隱於山野,風光一時的盜墓能手不在往昔,我們盜墓史暫時的陷入到了一個低穀。
直至盜墓界出現了另一個史詩級的人物:溫韜。
溫韜生活的年代同樣是戰火紛飛的時代,他盜墓不是為了錢財,他是有著自己的目的,因為有一天,有一個自稱是七後人的組織找到了他,和他達成了某種協議,七後人能給溫韜各種盜墓的技巧,但是作為報答溫韜要幫七後人找到他們指定的墓穴,並且進去改變裏麵的風水和大勢。
七後人還明確的告訴了溫韜,他們在這之前不僅僅找了他,他們還相繼找到了張角和曹操,但是這兩個人最後都失敗了。
但是溫韜不是一個笨蛋,通過幾次的接觸,他就知道了這七後人組織不是一個簡單的勢力,他們作風低調,行為怪異,好像是在防著什麼人。
更讓溫韜覺得驚恐的是,張角和曹操兩個人的背後居然也有七後人的身影,一個張角就讓他這個小小的節度使驚恐,更別說是半個皇帝的曹操。
不過不管怎麼樣,七後人交給溫韜的技藝和傳承都是上層的,讓他也受益匪淺,從中得到的好處也就很多,而溫韜也按照七後人的吩咐進入到一個又一個的神秘古墓之中,設計了種種布置,改變了裏麵的風水大勢。
他們就這麼相互利用合作,不過溫韜也從種種痕跡中發現了這七後人絲絲端倪,首先讓他感到不可思議的是這七後人居然不會衰老,從第一次看到這七個人開始到他的晚年,這群人的體型和形貌都沒有改變,聲音也是沒有絲毫的變化。
一個東西瞬間出現在溫韜的腦海裏,長生不老藥。
這種東西或多或少他都知道一點,傳說秦始皇不就想要煉製那個寶物,但是最後他也沒有長生不老,但是流傳下來的種種傳說卻讓人想入非非。
這對一點溫韜也是,於是在第三次幫七後人辦事的時候,他就動了歪主意,利用自己手上的力量,殺死了七後人的一個人,也得償所願的從他的身上得到了長生不老藥。
但是對於七後人的恐懼他從來沒有消除過,事情也正如他想的那樣,他遭到了七後人剩餘六個人的瘋狂報複,最後無奈躲到了以前為他們布置風水大勢的墓中,以為七後人不敢進來。
不過他還是想錯了,七後人進來了一個,並且是最暴力最凶殘的一個,他和溫韜在那個墓裏激鬥了很久才靠著自己的徒弟的牽製害死了那個人。
但是最後溫韜也是深受重傷,即將要死的他也看開了,雖然他不知道七後人的是誰,他們有什麼目的,但是這樣隨意的擺布他,也讓他心聲怨恨,他不想讓這一切深埋在黃土之下,為此他寫下了這本書,希望讓後人知曉。
事情就是這樣,景秀把書合上,歎了一口氣補充了一句話。“上麵還有一副地圖,貌似是通向主墓室的,上麵用一個紅點標識,旁邊還寫了通天巨寶四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