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睡獅漸醒(2 / 2)

陳承宇喝了一口水,定了定神,繼續說道:

“這種‘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局麵,如果不改變,發生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的遭遇,同樣會在我們的兒子這一代重演,甚至在我們的孫子這一代重演,你們願意嗎?”

“不願意!”

“大聲點!我沒聽到,都沒吃飯嗎?”

“不願意!!!”

“想要改變,我們就要變得比他們強,變強的方式隻有一個途徑,那就是科技的領先。我一點不謙虛的說,杜克實驗室的科技,將一直領先於世界。但是,有了高科技,還要人去操作,這就是我今天開會的目的。杜克實驗室將保送你們到德國基爾海軍學院專業學習操縱鐵甲艦,回來後,將駕駛我們中國人自己造的鐵甲艦,揚威世界。”

1879年10月22日,共有六百多名中國人進入德國海軍基爾學院學習操縱軍艦。

1879年10月27日,陳承宇又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主題為《陰極射線中粒子的荷質比》研究論文。在論文中,陳承宇陣述了荷質比現象的發現過程:

在做真空放電實驗,觀察陰極射線的粒子流情況時,“好奇”地用強磁場將陰極射線幹擾,使粒子發生了偏轉,得出射線運行軌跡的曲率半徑,並采用靜電偏轉力與磁場偏轉力平衡的方法求得粒子的速度,結果發現了“電子”,並測出電子的電荷量與質量之比。這種比原子還小的粒子被命名為“電子”。電子的發現,動搖了“原子不可分”的傳統化學觀。

論文再次在頂級雜誌社上發表,整個哈孚大學上至校長,下至同學,看向陳承宇的目光已經帶著敬意了,太逆天了吧,別人終其一生想在頂級雜誌上發表一篇論文,都難如登天,這小夥子倒好,不聲不響,時隔二個多月,搞了二篇上去了。

1879年11月1日,美國電力應用聯合有限公司成立。公司注冊資金500萬美元,戈登?布朗先生獨占41%股份,陳承宇以本人所有關於民用電力的專利優先轉讓給美國電力應用聯合有限公司為條件,得到公司10%的股份。其它九個股東共同分享44%股份,剩下5%股份,將作為獎勵留給公司傑出員工。

1879年11月2日,美國電力應用聯合有限公司第一次股東大會召開。全體股東對於在波士頓最熱鬧的街區和在哈孚大學建設電氣樣板工程示範區的提議,一致通過。但在進度推進上,發生了分歧,一部分股東,主要以戈登?布朗先生和陳承宇為主,認為一邊建設發電站,一邊敷設電線、電燈等電力用電設備,發電站發電後,就能馬上投入使用,以最短時間向世人展示電氣的魅力,一舉獨占美國商業用電市場。

另外的股東認為應該步步為營,先把蒸汽車和發電機安裝調試好,確保能發出電,再敷設電線、電燈等電力用電設備,畢竟現在一切都是紙上談筆,巨大的發電機還沒有先例,就連“鼻祖”陳承宇也沒有製造出這麼大功率發電機的經驗,性能如何還有待實踐,成功就更難以保證。

兩派不同的意見由討論上升到辯論,甚至局部爭論,誰也說不服誰,估計要投票來決定了。正應了中國的一句老話: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