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編教材(1 / 2)

杜克?陳實驗室所在的地方,這裏原來是個農場,占地麵積差不多近上萬畝,距離哈孚大學騎馬要二個多小時,農場內有2700畝全是森林,還有二個80多畝大小的湖以及兩個小池塘。這個農場原來的主人奧德裏奇先生是個律師,跟絲特朗先生還是朋友,他去世後,他的遺孀奧德裏奇太太想返回英國定居,故決定出售,恰巧陳承宇想買一塊地建造自己的實驗樓和試產工廠,亨特律師帶陳承宇過來一看,陳承宇就喜歡上了這塊鬱鬱蔥蔥的土地,在湖邊的草地上走了一圈,吸著清新的空氣,走在高大的百年橡樹底下,心中暗喜:“這就是我在美國安身立命的地方了。”

杜克?陳實驗室隻占農場很小地方。

過戶農場的時候,亨特律師建議陳承宇加入美國國籍。這時候加入美國國籍很容易,隻要人同意,簽幾份文件,就是美國公民了。陳承宇的條件更好,他在第二次申請專利的時候,就有管理移民部門的工作人員找上門來,要求陳承宇加入美國國籍。

因為美國曾經有相關法律規定:在美國的專利隻能由美國公民申請,不是美國公民不能在美國申請專利。後來法律放鬆了,但也要求專利申請人在美國居住二年以上。陳承宇想到在美國買農場之後,可以世代相傳永久存續,於是順勢加入美國國籍,並改了個英文名“Duke?Chen”(杜克?陳)。把這個農場叫做杜克農場,建設的實驗室叫杜克實驗室。

“Duke”含有先進、領先、貴族、戰鬥的意思。

現在,能容納五千員工的生活區已經建成,生活區由陳承宇親自操刀設計,包括了單身漢的集體宿舍,住一家人的一廳二房或是二廳三房,廚房浴室配套;還準備在湖邊建造專家用單體別墅。全部安裝了當時最先進的自來水、抽水馬桶等生活設施。

此時在會議大廳裏,已經坐了一千一百多名華人,他們有的是勞工,有的是僑民,全都是亨特律師從美國各地聘請過來的“斷文識字的” 華人。 多數臉有菜色,精神不振,大多人腦後又拖條辮子,衣服又舊又髒,看人不敢正眼。

看上去真是猥瑣,自己人都看不順眼啊。

陳承宇走上講台,這才注意到,這個年代,沒有拚音器,沒有高音喇叭,哦,也有喇叭,隻是一個用鐵皮卷起的喇叭筒。

台下的人看到一個短發西裝的華人走上講台,驚訝得有點兒騷動,多數人臉上寫著“中計了,又被賣一次豬仔”的淒然。

陳承宇拿起喇叭筒舉到嘴邊,氣動丹田大聲道:“各位同胞大家好,首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姓陳名承宇,廣東北海人,六年前我9歲來到美國留學,不錯我現在才16歲,現在是哈孚大學的學生,近半年多來,本人在美國獲得了五項專利,出賣這些專利獲得了一百多萬美元。”

台下嘩然,很顯然都懷疑他這個衛星放得太高太大太上。

“知道什麼叫專利嗎?知道的請舉手。”

“我知道。”

“我知道。”

……

一下子有近五百多人舉起手來。不錯,要的就是這個效果,看來這夥人還是有些文化人,關注外界,不是麻木不仁之人。

“多數人都明白了專利,我就不解釋了,我知道大家背井離鄉來美國是為了發財,苦幹個幾年,好衣錦還鄉,但是估計你們也親身體會到了,美國並不是天堂,掙的錢確實是比在家鄉多,但有時還要拿命去搏,死在異國他鄉的也不是少數,都不好過。在此我熱誠邀請你們加入我的杜克?陳中小學教研室。你們要做的事情,是在我的指導下編撰學堂用的課本,從小學到中學,如果你們當中有學識過人的,也可以參加大學課本的編撰,這是一件千秋功業,永被後世銘記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