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昂則瞧瞧二個兒子:“別忙!”拈須微忖。
青史,紅葉穀中有名的大鄉紳,前清落第秀才,據說和威名遠揚的吳佩孚吳大帥,是同一赴京趕考的學友。二人同住同學,同苦讀大半年度有餘。
可最後的結果是,吳佩孕考上了秀才,圓了自己的少年夢。
而青史呢,則名落孫山,落落寡歡,打道回府。
但有了這屋姻緣和關係,吳大帥棄文從武,手握重權後,曾親自上門看望老同學,並留下好馬快槍與財寶。
從此,青史成為紅葉穀中一霸。
連軒昂也時時讓之五分。
思忖間,那眾人簇圍著的青史早來到了他麵前:“軒昂兄,恭賀恭賀哩!”,軒昂忙拱手答禮:“豈敢豈敢?青兄屋裏請,請!”
青史也不客氣,昂頭就跨進了大鐵門。
青史坐定,對馬鄉長張團總壽鄉紳祝老爺等一幫紅葉穀的頭麵人物,視若無睹。
單把眼來睃一邊的軒昂麼媳:“孩子在哪哩,讓我看看呢。”
媳婦看看公爹,有些麵紅耳赤。
這青老爺如此不講規矩和輩份,怕是搗蛋來啦?
原來,有了吳大帥撐腰,青史事事俱順,唯一不足的是,其三兒一女,都沒給他生一個小子來繞膝承歡,讓他很是鬱悶不安。
現在,一向的競爭對手羅軒昂,居然有了龍鳳孫。
這讓凡事兒爭強鬥狠的青史惱羞成怒,親自登門拜訪來啦。
軒昂見狀,暗自叫苦不迭,連呼晦氣;可畢竟都是屋麵上的人物,落不下這口氣和麵子,隻得打起精神陪笑應承。
院內的戲台上,請來的劇團正抖擻精神,龍行蛇步,柳肩水腰,梆子腔一陣高過一陣。
向龐大的院內院外,拋灑著《反徐州》的唱段。
“……忽聽得大堂的口雲牌三點,將軍虎步升殿拋下令牌,著徐達束裝前去查看,要探得口息清晰雷鳴電閃……”
吭聲明亮,韻味十足,餘音繞梁,三日不斷。
眾人鼓掌叫好,響徹雲霄。
青史也十分勉強的合著拍拍巴掌,然後趁一幕戲完換裝之機,雙手一抱拳,朝向軒昂道:“實不相晦,兄今天一來賀喜,二呢,還是那個老要求,萬望軒昂兄不要推辭為好哩。”
軒昂聽了,一喜一憂。
喜的是,對方不是為了孩子而來搗蛋。
憂的是,對方糾纏不休,須知,你需要,我照樣也需要哩。現在局勢起伏,強人當道,東砍西殺,覆複之下,豈有完卵?
見對方依然不答應,青史沉下了臉麵。
“吳大帥雖然暫時下野,但潮漲潮落,幾無定論,卷土重來也未可知。況孫大帥威風正盛,且和吳大帥一向珠聯璧合。他要是知道軒昂兄借護院為名,收留白俄,隻怕對你不妙哩。”
軒昂聽罷,拈須微笑。
對方出言不遜,歹心乍現,他早有警惕;不過,青史說的也是事實,也不能不引起軒昂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