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殺機乍起(2)(2 / 3)

目前已知的就隻有這麼多,為了避免先入為主,導致判斷失準,暫不作多餘的分析。

對方說“第一條”,說明這僅僅隻是一個開端,他一定會再與我接觸,我必須準備迎接挑戰!!

TMX白虎警署,柏皓霖辦公室

支援部建立了一個較詳盡的犯罪資料庫,裏麵將二十年內所有案件歸檔整理,可以通過簡單的詞句搜索出案件類型、受害人資料、作案特征等,是一個非常方便的係統。

昨天柏皓霖一夜未眠,他知道自己現在處於弱勢,若想扭轉乾坤,必須抓住先機,所以他早早地來到辦公室,進入警方的資料庫,開始查找。

柏皓霖先在搜索詞條中輸入了罪犯特征:男性、三十至四十歲、殺害五人以上,有拋屍的習慣,搜索年限在五年內。

搜索的結果顯示不多,僅有七件,而且均已破案,其中兩件屬於黑幫成員殺人,三件是搶劫殺人,另外兩件則是報複殺人,與柏皓霖的分析不符。

看到這些結果,柏皓霖自嘲地笑了笑,以警方的一貫做法,他們一定會想方設法地讓這麼大的案子結案,所以有可能結果失真。

為了避免裏麵存在冤假錯案,柏皓霖調出了這些案件的詳細資料,想從中找到與那位神秘人士有關的證據,但不幸的是,這些案件的案情簡單,黑幫成員殺人和搶劫殺人的作案手法如出一轍,都是拿刀捅了人就逃走,直至被抓;兩起報複殺人則是將報複對象及其家人一起傷害,也與神秘人士的作案特征不符,全都PASS.

柏皓霖揉了揉太陽穴,重新思考。

會不會他的受害人的屍體至今都沒有找到呢?他既然給自己定下了準則,說明已經在眾多實踐中摸索出了一套嚴密的手法,可能他所做的事根本就沒有被警方察覺,而他的受害人應該並不在死亡檔案庫裏,而是在失蹤檔案庫裏。

柏皓霖重新選擇查找五年內的失蹤人士。

僅僅三秒鍾,屏幕就出現了一連串的名單,這份名單總共有475人。

這麼多人當然不都是神秘人士所為,他必須排除其中的一部分。

首先,根據他對神秘人士出現在停車場的分析,他應該是事先有準備地對他的目標下手,那麼從連環殺手慣有的心理分析上看,他的謀殺對象應該從一開始就是固定的,因此可以排除女人和小孩。

現在名單中隻剩下126人。

其次是動機,警方在破案時,最先從作案動機入手,失蹤也不例外。對於失蹤,警方會先假定是走失,如果沒有與綁架有關的跡象,大多數隻會不了了之;如果收到了綁架、恐嚇信,卻被凶手逃脫,受害者又沒有找到的,隻能假定為失蹤,所以應該排除這類失蹤案件。

名單中又剔除了47人,餘下79人。

看著長長的名單,柏皓霖想再排除一些,可無奈他對神秘人士知之甚少,已經沒有辦法再減少名單中的人數了。

就在他的思緒陷入瓶頸時,名單後麵一個的標誌引起了他的注意。

最下方對有一個注解:有犯罪前科。

犯罪前科?

柏皓霖經過篩選,發現79中有23人都是這類人,他當然不覺得會有這麼多入獄人員失蹤會是巧合,再看看他們失蹤的時間,90%都在夜晚,失蹤現場雖沒有明顯的共同特征,但結合神秘人士目擊的時間也是夜晚來看,這不單單是巧合了!

柏皓霖像是嗅到了肅殺氣息的野獸,他坐直了身子,挨個兒查看這些人的資料。

這些人所犯之罪大都不重,入獄的時間也很短,三個月至一年半之間,還有十來人被提前釋放或是獲得了緩刑期。

柏皓霖又查看他們的犯罪資料,根據他專業的法律知識,很快看出漏洞,他們中大部分人雖然入獄,但並沒有得到應得的懲罰,或是被辯護律師鑽了空子,或是買通了徐東平之流的檢察官或法官,才得以逃脫法律的嚴懲。

換句話說,神秘人士覺得自己有責任和義務對他們實施應有的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