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醜久戰力乏,心煩意亂,之前晉國第一猛將的傲氣不複存在,早已無心戀戰,隻想奪路而走。
隻是趙雲哪裏肯舍,長槍裹挾著漫銀光將魏醜緊緊包裹其中,抓住機會一槍刺出,正中魏醜大腿。
“咄”的一聲破甲的刺耳聲音響起,鋒利的槍尖刺入魏醜的腿部,傷及骨骼,殷紅的鮮血登時汩汩流出,隻聽魏醜慘叫一聲,險些跌下馬來。
“痛死我也!”
危急關頭魏醜大吼一聲,將手中大斧狠狠擲出,趁著趙雲躲閃之際猛地一鞭抽在戰馬臀部,奪路狂奔,早已顧不得身後將士。
隨著魏醜的落荒而逃,晉軍將無鬥誌兵無戰意,俱都各自為戰,一團大亂,在三路虞軍的夾攻之下傷亡慘重,繳械投降者不可計數。
兩軍廝殺至亮,晉軍陣亡六千餘人,被俘虜六千餘人,隻有五千餘人僥幸突圍逃走,堪稱是一場不折不扣的大敗,漫山遍野到處都是橫七豎八的屍體,大地被鮮血染紅,殘破的旌旗迎風招展。
而虢虞聯軍方麵也付出了傷亡五千餘人的代價,其中百分之七十都是虢軍,而虞軍由於有趙雲、顏良、張遼等猛將壓陣,所以傷亡大幅減輕,不過折損了一千五百左右。
戰事結束後必須馬上清掃戰場,掩埋屍體,否則將會產生瘟疫,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趙雲、顏良、張遼三將率領鏖戰了一整夜的主力軍回城休息,廖化則率領三千戰鬥力較弱的士兵繼續在城外收繳死者身上的甲胄與兵器,這對於缺少軍隊以及物資的方離至關重要。
掩埋屍體的重任則交給了河內郡太守,帶領著一千五百郡兵以及上萬百姓在曠野中挖了一個巨大的萬人坑,把一具又一具剝去了甲胄的屍體扔進坑中。
無論是晉軍還是虢虞聯軍,此刻不分彼此,萬人同丘。
被俘虜的六千多晉軍被勒令在城牆腳下圍成一團,全部就地蹲下或者坐下,不經召喚不得起立,否則格殺勿論。
方離站在河內城頭,望著腳下攢動的人頭,聽著這些俘虜交頭接耳的議論,望著他們閃爍不定的眼神,憂心忡忡。
前番周瑜在樓寨俘虜了三千多晉軍,此刻又俘虜了六千多晉軍,兩邊加起來已經接近萬人,而虞軍自身不過才兩萬左右。在晉國依舊強大的情況下,這些俘虜絕不會任憑擺布,早晚會找機會逃走或者發動暴亂,這無疑是個巨大的隱患。
“該如何處置這些俘虜呢?”
方離伸手抹了一把臉上的灰塵,猶豫不決,有種屠殺的衝動在心底蔓延,卻又猶豫不決。
若是自己真的效仿項羽在巨鹿之戰的做法,會不會被世人當成嗜殺的暴徒?可如果心慈手軟,又怎樣解決存在的隱患?
萬一哪這些晉軍發動暴亂,與強大的晉軍裏應外合,自己打開的局麵將會不複存在,虞國將會灰飛煙滅,到時候死的將是自己,晉國人肯定會毫不猶豫的砍下自己的頭顱,掛在城牆上示眾。
“大將軍想必在考慮如何處置這些俘虜吧?”
就在方離左右為難之際,身後忽然響起一聲渾厚而富有磁性的詢問,急忙扭頭看去,隻見一個身材中等,麵容清臒,不胖不瘦,年約二十七八歲的儒生正在抱拳施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