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四十五章 彀中謀(中)(1 / 2)

昨夜呂青莽深夜急見,說呂青原在趕往圵州調兵途中被刺客刺成重傷,已無法再行督軍之責,就地養傷。

商量片刻,呂逸派出年輕的一員車騎將軍程語兼職督軍,連夜趕往呂青原處取兵符和手諭,盡快趕到圵州,並派呂青莽的副將喬鬆前去接回呂青原。

從早上廷議時呂逸宣布接到葦城密報——呂青野已奪回望烽城和葦城——命令呂青原做督軍去圵州調兵,到呂青原被刺,不過四個時辰,這刺客來得太快,讓呂逸渾身一涼。

他一直以為有身邊的一幹老臣支持,又已對暗中蠢蠢欲動的大兒子做了防範,自己還掌控得住所有情況。此刻方知有些事情已經漸漸脫離他的控製範圍,如藤蔓般伸出無法抑製的觸角。

正想得入神,一道黑影從從容容地推門而進,呂逸竟沒有聽到他進入寢殿外大門的聲音。

那人伸手一彈便擊滅了油燈,不等他發聲,滲出絲絲寒意的刀尖已經刺破了他的外衣。

一瞬間,呂逸以一生戎馬所積累的應變速度稍稍偏身,刀尖便避過了心髒要害,保住自己一命。

倒下之前,他抄起床榻邊的一隻靸鞵,朝刺客扔了過去。但準頭不夠,刺客輕鬆躲過,砸到了小書房的門上。

這原本便是呂逸算計好的,他不是刺客的對手,但小書房裏卻藏著一個讓人聞風喪膽的鬼騎。他早已猜出梅兮顏去而複返一定是為了她母親的舊事,是以聽到異響,她絕不會放任自己陷入危險。

雖然呂逸所料有些偏差,但梅兮顏在各種疑慮之中選擇了冒險的一種,終是救了他,也免去了呂樞兩國一場極其危險的誤會。

想到這裏呂逸不免又分心想起藏在心底的那抹倩影,若沒有她,也不會有梅兮顏了。

沈非鑒聽說刺客的身手比在長山追殺呂青野的那夥人還厲害,嚇得手心冒出一層細汗。他清楚記得,若不是狂車的弟兄幫忙,他們三人也不會輕易逃出那五個殺手的圍殺。

心中慶幸梅兮顏及時出現在呂逸寢殿,卻又疑惑她何以能避過寢殿的侍衛進入其中。但呂逸並沒做任何說明,他更沒資格詢問,隻得把刺客逃走之後發生的事情說了一遍。

雖然他昨晚不當值,但幸好住在宮中侍衛房內,所以很快得知消息,立即趕到呂逸的寢殿。

當時,王宮禁衛軍統領兼親侍衛隊的副侍衛隊長魏兕已命人守住寢殿大門,一麵通知禁衛軍的豹衛關閉宮門,封鎖整個王宮,悄悄派人搜查各宮捉拿刺客;一麵通知都城金吾衛將軍田鯀,注意愽城內是否有可疑人員出沒。

不久,離去的呂青莽被急急請了回來,進入呂逸寢殿後便急召醫官入內。很快寢殿裏傳出消息:國主受傷,禁止探望,隻安排第一大醫官湯石濟和他的弟子伺候照顧。

由於魏兕處置得當,僅有少數侍衛知道國主失蹤之事。但親侍衛隊到底是呂逸最貼身的侍衛,有一點風吹草動都會察覺出異樣,早已猜到真實情況。鑒於事態嚴重,這群訓練有素的侍衛們也都裝傻充愣,配合魏兕,是以事態被呂青莽瞞了下來。

天亮後,廷議正常進行,呂青莽將國主遇刺之事說出,並暗示可能是樞國鬼騎所為。

說到鬼騎,沈非鑒垂下目光,呂逸與鬼騎在一起是一件很不尋常的事,是以不知道呂逸此時作何感想。

呂逸的表情沒有任何變化,呂青莽這樣的說辭早已在他和梅兮顏的預料之中。

沒看到呂逸有什麼反應,沈非鑒繼續說下去。

那些老臣對於是否是鬼騎所為各有不同看法,大部分認為沒有實質證據不便下結論,尤其現在世子正在望烽和葦城,很可能將會與越國開戰,此時不宜將國主遭遇刺殺之事公之於眾,都建議暫時暗中加強對樞國的警戒。

但他們竟相信了呂青莽的話,當真以為國主仍在寢殿養傷,廷議後都去了寢殿門口問安,隨後逐漸散去。

沈非鑒見廷議散了,想找魏兕碰頭聽一下他那麵的消息,卻沒有找到魏兕。自己又擔心呂逸的傷勢,便趁著大雨偷偷從暗道進了正熙宮,向呂逸奏報當前的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