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尾聲:心中的聖殿(3 / 3)

原遂平縣玉山人民公社社長李丙炎直言:我們必須承認,和50年代比較,今天的黨群關係出問題了,而且問題正在不斷加重;我們還須明白,問題不是出在群眾身上,而是出在我們黨自身。我們黨不能離群眾越來越遠嗬,丟掉人民群眾,就等於丟掉了一切。

萬般呼喚告訴我們一個基本道理——共產黨是座雄偉的聖殿,百姓是支撐聖殿的基石,任何脫離百姓、損害百姓的行為都連著沉重的代價。

所幸,今天以胡錦濤總書記為首的黨中央不斷強調“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理念,要求全黨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係、利為民所謀”。在2011年1月10日十七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胡錦濤再次強調把“以人為本、執政為民”落實到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中。為此,新華社發表評論員文章稱: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必須認真解決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切實維護社會公平正義。隻有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得到維護,我們的黨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必須大力加強幹部隊伍作風建設,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優良的黨風政風才能凝聚起黨心民心,形成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強大力量……

2011年3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期間,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中外記者招待會上毫不掩飾對腐敗問題的憂慮,堅定地表示了懲治腐敗、維護人民群眾利益少受侵害的決心。

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在重慶考察時也曾指出:感情決定態度,影響作風,支配行動,做不到情為民所係,就很難做到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我們做群眾工作要始終站穩群眾立場,堅持把人民擁護、讚成、高興、答應作為製定各項方針政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中央高層領導人的講話,新華社評論員的文章,無不表明一個信息——必須認真對待共產黨與人民群眾的“感情問題”了。

這一探討對河南的觸動或許更大些。新任河南省委書記盧展工當下也發表講話說:看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黨風廉政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都嚴重損害群眾利益,如果不能切實加以解決,黨的生命根基就會動搖,表明我們黨思想上的清醒;自覺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始終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表明我們黨立場上的堅定;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了黨同各種腐敗現象水火不相容,隻要有人搞腐敗、損害人民群眾利益,就要堅決懲處,表明我們黨反腐敗的決心。

盧展工要求全省黨員幹部尤其是領導幹部,要實踐宗旨,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要牢記為民是本質,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是我們黨的本質屬性;要牢記為民是根本,始終把為了人民、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為所有事業發展的根本出發點、著力點、落腳點,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牢記為民是責任,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是黨的職責使命,也是廣大黨員幹部的職責使命;要牢記為民是標準,黨員幹部隻有始終堅持把人民高興不高興、擁護不擁護、讚成不讚成、滿意不滿意作為檢驗工作的最終標準,才能一心一意為人民謀福祉,才能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幹幹淨淨做事。

對於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對於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對於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鬥爭等等,認識不是問題,關鍵是能否行動起來。“說到做不到”的事情人們已經看得太多,不希望繼續看到。

百姓心底的呼喚還須一聽:背著百姓利益奔跑,將會丟掉百姓,最終將走向窮途末路,失去所有;朝著百姓利益奮進,將會擁有百姓,百姓是最大的財富。

把“代價”刻在心上吧,別再讓它一筆筆劃在賬本上,我們的“本錢”已經經不起揮霍了……

千呼百喚求民心

密切聯係群眾是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脫離群眾是我們黨執政後的最大危險;隻有我們把群眾放在心上,群眾才會把我們放在心上;隻有我們把群眾當親人,群眾才會把我們當親人。

這是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講話中對全黨的告誡。此番告誡說明兩點:一是我們黨在群眾利益、群眾觀念、群眾感情等方麵的確存在嚴重問題,這些問題已經給黨的事業造成了一定的危害;二是說明我們黨開始清醒了,有決心有能力解決脫離群眾的問題。對於總書記的告誡,共產黨人再不能有絲毫的麻痹,當速行求效,千呼百喚求民心,因為民心連著共產黨這一巍峨聖殿的基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