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向下”心無憾
——李丙炎“死抱蘿卜”不放手
1960年春節過後,餓死人的局麵終於得到控製,但饑餓的局麵仍在繼續,因為國家供給的糧食極其有限。這時候又遇到了令國家雪上加霜的大事件——蘇聯“老大哥”徹底終止援華方案,非但撤走了專家,還全麵加緊逼債。“糧債”加劇了中國原本缺糧的緊張局麵,同時旱情仍在繼續,農業生產形勢更為嚴峻。剛剛擺脫死亡威脅的百姓又麵臨新的危險。
正在此時,一批參加“民主革命補課”的基層幹部被提前釋放。他們在新的困難時期,以極大的勇氣與極“左”抗爭,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彌補著共產黨的過失,把損失降到最小程度。
李丙炎走出“民主革命補課”學習班,繼續擔任遂平縣玉山公社社長。這位以倔強聞名的八品小吏,官複原職後講出的第一句話仍是那幾個字:叫老子當官,老子還是站在群眾一邊,這輩子改不了啦!
話如其人,果然倔強得可以。
李丙炎平時沒少吃性格倔強的虧,“放衛星”那陣子他堅決反對虛報糧食產量,任上麵咋“提醒”還是“一根筋”,一兩也不虛報,因此被視為“右傾保守”,老挨批。這次在學習班他卻沾了性格倔強的光,因為之前決不跟著別人說假話、吹大牛欺騙上級領導,決不帶人提著麻袋到群眾家裏搜糧食,被學習班領導定為“好同誌”而提前放出。
這位在群眾眼裏“死倔活倔”的社長走出學習班的大門後,沒有回自己的家,而是直接奔向自己的領地。一連數日,他跑遍了全社所有村莊,想弄清楚全社總共餓死多少人,誰家餓死了人,眼前最大的困難是什麼,群眾心裏想什麼。隻有弄清這些事,他才知道自己下一步該幹什麼。
最初幾天,李丙炎社長每到死難者家中,都要跪地長拜,泣道“對不起鄉親們”。這絕非是做作之舉,而是真心“謝罪”。社長跪腫了雙腿,哭腫了雙眼,後來幾天終於跪不下去了,死難者太多,他覺得把全身的汗毛都變成腿也會跪爛。數日裏他隻有一個想法:一定要保護好鄉親們,再做不好就算不上共產黨培養的好官。
他把各村的臨時負責人召集起來,說:“不知爹娘口味,咋盡孝心?我把這幾天掌握的情況通報給大家,就是希望大家一定要明白眼下是啥情景,父老兄弟最缺啥,咱們幹事甭犯迷糊。”
眼下啥情景?還是幹旱;最缺啥?還是缺吃的。幹旱就不會有好收成,父老兄弟又不能沒吃的,咋辦?他告訴大家:有抗旱條件的地塊種糧食,沒有抗旱條件的地塊全部種蘿卜。蘿卜這東西產量高,扛餓,有它就不會再餓死人。
全社有抗旱條件的地塊不多,這就意味著大麵積土地要種蘿卜,糧食種植麵積大大減少。
可是李丙炎社長的大種蘿卜與縣裏“爭取糧食好收成”的精神明顯不符。縣領導聞訊打來電話,要他立刻糾正種植計劃。
他問縣領導,連續大旱,靠啥“爭取糧食好收成”?到最後收不上糧食,再不種蘿卜,鄉親們吃啥?
縣領導又提醒道:“爭取糧食好收成”可是省裏的精神,你千萬不可胡來。
李丙炎社長說:“上麵有‘大精神’,我這裏有‘小情況’,沒對上撇子。您想,我種地出身,全社哪塊地適合種啥,我最清楚,咋會胡來?這事您就甭管了。”
縣領導心裏裝著“上級精神”,不可能不管,電話裏做不通這條倔漢的工作,連夜跑上門來當麵繼續做。
縣領導勸說李丙炎:不聽上麵你聽誰的?不聽就會犯錯誤。
李丙炎社長聽了這話火起來,叫道:“!去年‘放衛星’、‘反瞞產’都符合省裏精神,為啥餓死恁多人?還不是上麵瞎指揮造成的!我就不明白,為啥我們隻能聽上麵瞎吆喝,就是不顧實際情況哩?去年栽了那麼大的跟頭,為啥還不記疼?犁地不怕石頭硬,為了父老兄弟少挨餓,我不怕犯錯誤,老子強上了,就是要種蘿卜,除非再把我關進學習班!”
縣領導自然理解這位倔漢的心情,可該提醒的不能不提醒,因此歎道:“說你倔,還真不假。再強下去,難保不把你第二次送進學習班啊。改,還是不改,你自己掂量吧。”
李丙炎社長說:“這和倔不倔關係不大,倒與領導作風有關。我覺得,不管哪一級領導,都應該養成眼睛向下看的習慣,眼睛向下看就能發現群眾需要啥,知道群眾需要啥才能明白自己該幹啥。如果隻顧眼睛向上,不脫離群眾、脫離實際才怪,這幾年我們教訓還不夠多嗎?代價還不夠大嗎?還不該清醒嗎?!”
縣領導麵帶幾分無奈離開後,李丙炎社長心裏犯起嘀咕:真把老子再送進學習班,還真不好弄,恐怕一根蘿卜也甭想種。不能死強,得講點戰術。
第二天一早,李丙炎社長急忙趕往縣裏,對縣領導表態說,自己想通了,按上麵精神辦,多種糧食,少種蘿卜。
縣領導說:你想通鬼才信,想不通倒正常。這幾年,我們所犯的錯誤分為兩類,一類是不講科學、脫離實際;一類是考慮群眾利益太少。我們是共產黨人,既然“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宗旨,對群眾有益的事為什麼不幹?幹了無非是落個“不聽招呼”的名聲,大不了影響當官,可不能為這就丟了良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