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中田笑起來,說:“你怕你娘個×呀,我隨便罵幾句。你可不知道,這幾天下鄉憋得慌,回辦公室對著牆大罵一陣舒服多了。出去不能亂講,記住了。”

縣委通信員對蔡中田說,兩天前,常莊公社原副社長王海清的家裏人來找過書記,不知啥事。蔡中田聽後沉思片刻,立即打電話叫來縣公安局局長,說王海清同誌是受了委屈的,盡快放了,要恢複他的工作。

公安局局長說,王海清盡管隻是被拘留,但地區公安處已經備案,所以放人這事還需要請示地區公安處。

蔡中田大罵:“請示你媽個×!你不知道他冤枉嗎?明天上午就放人,你親自把他送到我的辦公室,剩下的事你想辦法!”

蔡中田逼公安局局長放人,是打內心覺得王海清冤枉。當初王海清的“罪名”是鼓動群眾私存糧食,破壞“反瞞產”。決定抓人時,盡管蔡中田心裏明白王海清的行為純屬保護群眾,可不得不點頭,因為當時“反瞞產”風頭正盛,王海清不幸撞到槍口上了,他這個縣委第一書記也不得不順風使舵。而眼下形勢不同,中央工作組駐紮信陽後反複強調“糾正輕視群眾生活的錯誤”,釋放王海清合情合理。

縣公安局局長仍顯猶豫,說:“按說放人的確應該,隻是覺得抓人時是您點的頭,放人又是您發話,這不是自己給自己難堪嗎?我擔心這事會影響書記的權威呀。能不能換個方式把事辦了?”

蔡中田說:“什麼權威不權威的,做錯事就得改,抓錯人就要放,你要我保自己的麵子,那不是丟共產黨的麵子嗎?執行吧,別囉唆。”

王海清如期被釋放,繼續擔任常莊公社副社長。蔡中田對王海清說:“知道嗎?大大小小幾百個幹部被帶進學習班,我已經是光杆司令。眼下急需你這種好幹部,你出來了,得一個當十個用。記住,群眾生活是最大的事,一定要安排好,別讓老子失望。”

王海清自然不會讓蔡中田失望,他回到自己的崗位後,背著行李挨村轉,把政策救助和群眾自救緊密結合,確保了本社群眾的生命安全。

放出王海清,蔡中田搬掉了壓在心頭的一塊石頭,但仍沒有輕鬆的感覺。因為這些天他時常反省,覺得這幾年自己辦的錯事太多,心中積壓的“石塊”太多。

的確,在政治生活極不正常,脫離實際、不講科學,“假大空”盛行的大環境下,各級領導幹部都麵臨這樣的情況——不跟風就會挨批,一跟風就會做錯事。講究實際不跟風自然難能可貴,但“思想右傾”的帽子誰也沒有勇氣戴,這頂帽子足以危及政治前途。相比之下,跟風是自保的最好選擇,即便做錯了事,也是大家共同錯了,沒有多大風險。蔡中田自然也是在這種情況下迫不得已做了一些錯事,心中石塊太多也不足為奇。

可悲的是,決策層脫離實際、不講科學和各級跟風的代價空前慘重,使得蔡中田這樣的共產黨的忠誠戰士心靈出現極大震顫,對百姓滿含負罪感。他必須重理自己的思路,以求得心靈的安寧。

既然自己還是縣委第一書記,就有機會糾正自己所做的錯事,心中的石塊必須一一搬掉!蔡中田下定了決心。

蔡中田來到嵖岈山公社。這塊土地“奇跡”層出——全國第一個人民公社、全國第一塊“共產主義試驗田”、全國第一顆糧食“高產衛星”……這些“奇跡”讓遂平縣乃至河南省在全國出盡了風頭,自然,作為縣委第一書記的蔡中田也曾因此而光環纏身。但並非所有的光環都令蔡中田感到榮耀,比如全國第一顆糧食“高產衛星”從他的地盤上騰空而起後,他曾長期寢食不安。

這顆“高產衛星”的產生過程的確荒唐。自全國第一個人民公社在嵖岈山成立後,河南省委、信陽地委都對此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地委秘書長受命蹲點嵖岈山,親自指導工作,目的是“盡快展現人民公社的風采”。

地委秘書長把“展現風采”的光榮任務交給公社社長鍾德清,鍾德清跑遍全社所有村莊,終於發現韓樓大隊隊長陳世俊、婦女隊長曹玉娥等人種的2畝9分地的小麥試驗田長勢不錯,於是對陳世俊、曹玉娥說:“上級叫咱們弄一顆‘高產衛星’,說明人民公社的優越性。‘放衛星’是為公社爭光,為黨爭光,也為咱們國家爭光。我看這個艱巨、光榮的任務就交給你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