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愧意不遮掩
——蔡中田奔波“謝罪”
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關於信陽事件的第一次批示下達後,信陽地區的十幾位地、縣級領導幹部先後被關押,罪名都是“殘害人民”,定性皆為“反革命”,遂平縣縣長張慶林也在其中。遂平縣委第一書記蔡中田眼見自己的搭檔被抓走,自己也做好了被關押的準備。他的判斷是:每個縣都餓死了不少群眾,既然中央要追究罪責,所有縣委第一書記的罪責都一樣,一個也跑不掉。
而蔡中田沒有等來這一天,他非但未被關押,還繼續擔任縣委第一書記。省委主要領導對蔡中田說:你和他們不一樣,他們是反革命,不抓不足以平民憤;而你對人民公社化運動做出了極大貢獻,是我們河南的有功之臣。
的確,中國第一個人民公社在遂平縣誕生,“嵖岈山人民公社”是全國人民公社化運動的一麵旗幟,身為縣委第一書記的蔡中田曾榮幸地受到毛澤東的親切接見,這種特殊的政治背景,誰敢視若無睹,這正是蔡中田免遭牢獄之禍的原因所在。
然而蔡中田麵對這樣的幸運,心情極為複雜。未戴“反革命”的帽子自然值得慶幸,因為這頂帽子能把大象壓成老鼠,誰也不願戴;但同樣是縣委領導,同樣是餓死了群眾,其他人都被冠以“殘害人民”的罪名,自己卻成了“有功之臣”,不符合邏輯啊。蔡中田清楚地意識到,自己已成為信陽地區縣委書記隊伍中的“少數人”,成為這樣的“少數人”並不光彩,因為它絕不代表“真理”與“正確”,隻是省委主要領導大耍政治手腕的產物。
蔡中田苦思苦想一夜,終於下了決心:老子不當“少數人”!
一大早,他來到縣委招待所,敲開省委主要領導的房間,說:“遂平縣也餓死不少人,既然縣長被抓了,我這個縣委第一書記也該抓,您還是把我抓了吧。”
省委主要領導以萬分驚奇的眼神凝視蔡中田許久,而後說:“常言說趨安避禍是本性,我還沒見過你這種人,完全倒過來。我一來就說過,你不是反革命,抓你幹什麼?”
蔡中田說:“我和他們都是共產黨的縣委書記,都是執行上級指示,也都是害自家縣餓死了不少群眾,沒有不一樣啊。如果我不是反革命,他們也不該是反革命;如果不抓我,也應該放了他們。”
省委主要領導嚴肅地說:“這種大是大非如何定奪是省委的權力,抓不抓你、放不放他們不是你一個縣委書記決定的事,你好自為之!”
省委主要領導在遂平縣住了三天,數百名縣、社領導和基層幹部被送進“民主革命補課”學習班、“特訓班”。全縣各級幹部幾乎被抓光了,這讓仍擔任縣委第一書記的蔡中田更增添了幾分“孤家寡人”的感覺,這種感覺搞得他心神不安。
那天,蔡中田專門來到學習班,把幾十名公社書記、社長和局(委)領導集中在一起,講了如下一番話:
我犯回“自由主義”,對大家講講心裏話。這次“民主革命補課”,是中央的決定,但規模搞得這麼大,氣氛搞得這麼緊張,未必是中央的意圖。我打聽了,不單是咱縣,其他縣的幹部也基本抓光了,既然大家都一樣,怕他娘個啥?我就不信共產黨把信陽地區90%的幹部都培養成了反革命。大家肯定有個疑問,我為啥“漏網”沒被抓?我告訴大家,我是別人玩的一張牌,娘個×,毀了老子半輩子清白,弄得老子孤家寡人似的。我也想了,不抓老子,正好可以給大家“看家護院”,所以大家盡管安心在這裏,外麵的事有我。我還想,老百姓遭了那麼大的禍,我這個“漏網”的縣委第一書記得趁機為共產黨補過啊……
蔡中田有個習慣,不願待在辦公室,喜歡下鄉。“民主革命補課”初期,他轉了五個公社,感覺和以前大不一樣。過去下鄉,身前身後都是熟麵孔,想講什麼話,想罵哪個人,都痛痛快快。而眼下不同了,全縣各級幹部幾乎都被抓去接受“民主革命補課”,取而代之的是大批來自北京、省城和地委機關的幹部。麵對這些生麵孔,他不敢多講話,更不敢口吐粗言,實在憋得難受。
蔡中田下鄉數天找不到往昔的感覺,那天晚上打道回城。走進自己的辦公室,看到桌上成堆的報紙,忍不住大罵一聲:×你媽,怎麼這麼多!
跑得又餓又渴,順手拿起暖水瓶倒水喝,卻是空的,於是又大罵:×你媽,水呢?!
放下暖水瓶,剛落座翻下報紙,又站起,來回踱步,幾步一罵“×你媽”、“娘個×”!
縣委通信員看到書記辦公室亮起燈,便提著開水走來,到門口聽到書記在裏麵罵聲不止,還以為是在訓斥哪個倒黴蛋,便駐足不入。罵聲終於停了,許久無動靜,通信員這才敲門而入,並未發現其他人。通信員不解地問:“書記,沒別人呀,您剛才罵個不停,嚇得我不敢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