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使朱新禮動心的是可口可樂的出價。
可口可樂用了一百年建立了其在碳酸飲料的霸主地位,下一個百年可口可樂的增長點在哪裏?當可樂最終將目標鎖定健康飲品、果汁飲料時,開出天價對可樂來講不足為奇,更何況對象是中國本土最大的果汁飲料巨頭?
25億美元,接近50倍市盈率的價格,對任何企業家來講都不可能不動心。
但此時朱新禮仍猶豫不決。
8月27日,應美特斯邦威董事長周成健的邀請,朱新禮和彙源董事、鼎天資產管理公司總經理王兵一起前往深圳慶祝美特斯邦威上市。
閑不住的朱新禮在到達深圳的第二天,還專門去惠州考察當地工廠的籌建進展。當天晚上朱新禮與許多企業界巨頭一起目睹了美特斯邦威的上市,很多人並沒有注意到會場上秦鵬和華平投資合夥人孫強的身影。最後促使朱下決心的就是當晚秦鵬、孫強以及王兵與朱新禮的談話。
對於當晚談話的細節當事人並不肯透露,但大致內容從朱新禮的一番話中也不難猜測。
“競爭越來越激烈,成本越來越高,毛利越來越低,可能你再做三年企業的價值也還是這樣,恰恰這個時候可口可樂來了。你還能找到那麼好的買家嗎?”
9月2日下午5:30,在公告即將發出的前一天,朱新禮召開電話會議,向彙源集團全國300餘位管理人員宣布可口可樂收購上市公司消息,“我們的股份經過幾位股東的商量賣給可口可樂了,但是要等到政府有關部門的批準。詳細情況等大家回來開經營分析會的時候告訴大家。再具體的內容你們看公告。”
事實上,朱新禮已經安排好了他們的利益和出路,“留在可口可樂,你們會獲得最好的待遇;如果願意我們的老集團將隨時歡迎大家。”
在半個多小時的電話會議上,朱新禮反反複複地強調了六點:第一員工會得到更好的保障;第二中層會得到更大的實惠,提前獲得股權、期權;第三彙源上遊業務進入可口可樂全球采購係統;第四收購彙源讓美國公司了解了中國公司,了解中國的民營企業;第五彙源的品牌將繼續保持使用;第六管理團隊不變。結束時,朱亦忍不住動情地說道,“短期內,也可能一年、三年、也可能五年我還會跟大家在一起”。
9月2號晚上,朱新禮把手機扔在辦公室裏,離開彙源,一個人前往密雲基地果園的一間小屋,“我想要清靜一下”。
“突然間,我的腦子裏一下子空白了,我看到了北京藍藍的天,我看到了原來的山,原來的樹,我不知道我到底是喜悅還是悲傷,那幾天我感覺已經木了。”
9月6日晚,在彙源營銷經驗分析會結束後,朱新禮設宴款待來自全國的300餘位中高層管理人員,在飯桌上朱頻頻舉杯,大聲叫著一個熟悉的人員喝酒。在公告發布的第三天,彙源這裏沒有離別的氣氛。”
晚宴快要結束時,來自台灣的吳重寬副總裁上台輕輕說道,“我願意永遠跟著朱總,不過還是要說一句,賣掉彙源真的有點可惜。”
那一刻台下鴉雀無聲,健談的朱新禮握著話筒,表情仍然是微笑……或許對於任何一個創業者來說,賣掉公司都有其複雜的、難以言說的情感糾葛,不管它是一單多麼賺錢的生意。
現在這起並購案已進入最後衝刺階段,已正式送交商務部審批,預計審批結果有望在年底前出台。
“如果批了我樂觀其成,如果沒批我也很高興。”或許,朱新禮的這種“矛盾”心態也折射出了他的些許無奈。
彙源的難題
一年半前,作為中國內地最大的果汁飲料生產企業,彙源果汁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當日收報9.98港元,比招股價高出66%,超額認購達937倍。
何以在上市一年半後,在最不缺錢的時候,在牢牢占據中國高濃度果汁56.1%的份額並將對手遠遠甩在身後時,朱新禮卻選擇了出售?
凡是熟悉朱新禮的人都承認,他是典型的中國企業家代表:白手起家,事業心強,有激情,渴望獲得承認——不論是對其個人,還是對彙源。
當朱新禮接手一個即將破產的罐頭廠時,他用粉筆在工廠的牆上寫下“走向世界”四個大字。多年以後,公司發展成為企業集團,朱新禮成為董事長,但每天晨練,隻要在公司裏,他必帶頭跑在隊列的最前方。
在激情洋溢和好勝的外表下,朱新禮是極為精明的商人,深諳中國古訓中順勢而為、見好就收的道理。9月3日並購消息一出,一位彙源的員工發短信給朋友說:“公司的股票終於漲了!”彙源果汁(1886.HK)股票大幅飆漲,中午收盤時漲167.15%,為11.06港元,而上一交易日的收盤價僅為4.14港元。
朱新禮比誰都清楚,與外界的想像相反,彙源果汁在資本市場的境遇並非一帆風順,而是處於膠著態。
2007年2月23日在香港聯交所上市後,彙源2007年度的財報數字不可謂不漂亮。公司在純果汁市場和中濃度果汁市場所占份額分別為42.6%及39.6%,穩居領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