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 普裏阿摩斯寶藏(二)(1 / 2)

特洛伊考古遺址

西薩爾立克完全不是1870年施裏曼開始發掘的那個泥土覆蓋的小山丘了。特洛伊考古區入口前重建的巨大木馬,已成為土耳其最重要的文化景觀之一。

特洛伊考古遺址

——從希臘神話中發掘出的特洛伊

所屬國:土耳其

英文名:Archaeological Site of Troy

特洛伊考古遺址,位於土耳其達達尼爾海峽主要港口查納卡累以南40公裏處的西薩爾立克。xxxx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普裏阿摩斯寶藏-特洛伊的遺址-分屬9個時代古城

普裏阿摩斯寶藏:

第1~5層相當於青銅時代早期,第6、7層屬青銅時代中期和晚期,第8、9層屬早期鐵器時代。

最初的特洛伊城為一直徑90多米的小城堡。它有石築城牆和城門,是當地的農民和村民在危險的時候躲避災難的一個設防城堡。

第2層特洛伊城建在第一個特洛伊城上麵,被曆史學家們稱為特洛伊2城,它是一個更大更富有、直徑達120多米的城堡,城中有王宮及其他建築,在一座王家寶庫中,考古人員還發現了許多金銀珠寶和青銅器、石器和骨器。這座古城毀於大火,也正因此使得施裏曼錯誤地認為這就是荷馬所描述的特洛伊城。

隨後3層的城池都比原來的大。第6 層有許多新的居民,城牆堅固,曾經多次擴建,總長540米,至少有4座城門,城內有許多貴族住宅的建築台基。公元前1300年這座城市毀於地震。

再上一層即特洛伊7層甲城,於公元前1250年被掠奪並被燒毀。曆史學家能知道這個時間,是因為他們可以精確地判斷出當時進口的邁錫尼陶瓷的年代。大多數曆史學家認為特洛伊7 層甲城就是傳說中普裏阿摩斯國王時發生了特洛伊戰爭故事的那座城。後來的特洛伊乙城存在的時間不長,於公元前1100年被舍棄,在隨後的幾個世紀裏,這裏成了一座空城。

第8座特洛伊城建於公元前7世紀初,那時它附近利姆諾斯島上的希臘人重新占領了它,並且繁榮了很多年。

最終,羅馬人於公元前85年劫掠了這座城市並建造了特洛伊9 城,也就是考古學家們所認定的最後一座城。公元400年左右,這座城市被離棄,直到施裏曼重新發現它之前,一直沒有被打擾過。

雖然多數學者認為施裏曼判斷他發掘出的特洛伊城的年代不夠準確,但毫無疑問這個遺址是他最先認定並發掘出來的。特洛伊古城重見天日,他的功勞應居首位。

普裏阿摩斯寶藏挖掘現場:

據說施裏曼在挖掘出“特洛伊寶藏”之後,並沒有上報給土耳其當局,而是把它們運到了希臘。這個消息一傳出,頓時引起軒然大波。土耳其政府強烈地要求歸還這批寶藏,而希臘政府在土耳其人的壓力下,也不敢接受這批寶藏。最後,施裏曼隻得把它們送到自己的祖國——德國,存放在柏林國立博物館中。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蘇軍逼近柏林,德國的藝術珍寶(包括特洛伊的黃金寶藏)被統統打包,藏進了地下碉堡。但等到二戰結束時,這些無價之寶卻神秘地消失了。

於是,有的考古學家開始懷疑施裏曼所描述的尋寶經過是否真實。有人經過研究施裏曼的文章後發現,他的妻子當時沒在發掘這些寶藏的現場。還有的學者認為這批藏寶並非一次發掘,而是施裏曼把遺址不同層次和位置所發掘出的許多少量的珍寶,日後彙集在一起,當做“普裏阿摩斯寶藏”宣布,以便更強烈地渲染這次稀世考古發現的轟動效應。

直到xxxx年4月,“特洛伊寶藏”在莫斯科普希金博物館重見天日。為保證這些珍寶的安全,博物館采取了嚴密的保護措施,這些珍寶被放在19顆子彈都穿不透的櫥窗裏展出,每個櫥窗旁還安排一名警衛,每天隻接待800~1000名參觀者。

夢想寶藏:

標準時間,土耳其、希臘、德國和俄羅斯均宣稱擁有這批財寶的所有權。看來,這場被稱做第二次“特洛伊之戰”的寶藏之爭將是曠日持久的。從世界遺產的角度來看,特洛伊之謎還遠遠沒有揭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