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牆的厚度大家無法得知!
“由此看來,先人在封閉地宮以前,故意建立了金剛牆,他們不希望後人進入地宮,永遠不希望後人知道地宮裏麵的秘密。”史偉根據金剛牆的存在,推理說道。
明清時期的帝王將相的墳墓為什麼都有金剛牆呢?
金剛牆是指券腳下的垂直承重牆,又稱“平水牆”,是一種加固性質的牆。古建築對凡是看不見的加固牆都稱為金剛牆。梢孔(即邊孔)內側以內的金剛牆一般做成分水尖形,故稱為“分水金剛牆”,梢孔外側的叫“兩邊金剛牆”。金剛牆是由金剛土構成。所謂金剛土並非是一種自然本身就存在的物質,而是人為的混合土。即在黃體原特有的黃土中加入糯米汁以及其他幾種花汁,這種土的特點就是堅硬無比,刀槍不進,是而名為金剛土。這種土常常被用於修築堅硬的城牆。
從我國考古發掘的帝王陵墓的地宮發覺情況看,金剛牆是墳墓的外牆,隧道券門是外界進入整個地宮外的通道,也是地宮的入口,隻要找到金剛牆,進入地宮就不成問題。
“根據時空望遠鏡中的曆史,這道金剛牆建造的時代,應該是六百多年前,野人和尚來過覺悟寺以後的時間,正好是建文帝寶藏隱藏的時代。”史偉進一步推斷說道。
“你的意思是說,建文帝寶藏隱匿在覺悟寶塔下麵的地裏麵?!”楊梅問史偉。
“不不不,這絕對不可能,你們想想看,當年建文帝那麼多寶藏,是通過許多艘大船,秘密海運出南京,不可能運到這個內陸偏遠的地方。”史偉糾正楊梅的看法。
“要是有一把大錘就好了,當然要有一把鋼釺做配合!”史偉明白,要想打開這道石牆,沒有稱手的工具不行。
“那還不好說,到附近的石料廠偷一套開山工具就成!”程福給史偉提供信息。
“偷盜?!”史偉搖搖腦袋,好像不讚成,因為他從來就沒有做過賊。
“嗬嗬,咱們這次不做賊不成啊。沒有其他辦法啦。”程福眨巴眨巴眼睛說道
楊梅看看史偉沒有說話。
“哎——”史偉仰天長歎了一聲。從他的神情可以看出,他實在是無可奈何,不得不同意程福偷盜的做法。
史偉知道,離這裏最近的一個石料廠也有九十華裏的路程,況且,他們必須深夜才能去“偷盜”。
過了兩天,他們終於從那個石料廠弄來了一把大錘和一杆鋼釺。
“我們必須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才能把金剛牆砸開!”史偉鼓勵大家說道。
“我們這樣做,是不是像孫殿英一樣成為千古罪人呢?!”楊梅問史偉,她認為大家的做法有點像當年東陵大盜的軍匪。
孫殿英是什麼人?他是蔣介石手下的一個軍閥,當年日本人入侵了中國,蔣介石讓孫殿英南撤,孫殿英為了保住自己的軍權不聽蔣介石,蔣介石就不給孫殿英的軍費。孫殿英為了軍費開支,就動用軍隊盜竊了清朝老佛爺慈禧的墳墓。
故事是這樣的——
孫殿英的匪兵們並不知道地宮入口,而是遍地開挖,寶頂上、配殿外、明樓裏都留下了他們挖掘的痕跡。1928年 7月盜墓隊最終找到了地宮入口。原來,在高大的明樓後麵,有一個“啞巴院”, 傳說招募的工匠都是啞巴,以防止工人泄露工程的機密。在啞巴院北麵的琉璃影壁,影壁之下就是地道入口。清東陵的陵寢結構大同小異。琉璃影壁下正隱藏著地宮入口。如果從正麵橫向挖掘,會遇上條磚砌死的隧道;如果從寶頂上垂直往下挖掘,則會增加多倍的距離;而如果從琉璃影壁下直接墜入,便能就近打通金剛牆,從最短途徑進入地宮。能找到這個捷徑的人,恐怕熟知內情。慈禧陵和乾隆陵稍有不同,由於封建等級製度的限製,慈禧陵沒有啞巴院。在明樓底下進入古洞門,甬道盡頭則是一道內部澆鑄了鐵筋的牆壁,它的裏麵就是“金剛牆”。 地宮的入口就在這金剛牆下。東陵修建得十分堅固,要完全刨開地磚不是件容易的事,匪兵們盜寶心切,便動用了炸藥。在硝煙彌漫的殘磚斷石中,再向下深挖數丈,終於呈露出一麵漢白玉石牆,它就是金剛牆。從牆中間拆下幾塊石頭,便露出了一個黑森森的洞口。一進宮門,匪兵們便被宮中金碧輝煌的建築迷住了,他們瘋狂地搶掠著,從腳下的金磚到天花板上的金龍,無不被他們奪走。而匪兵們此行的最大目標是要找到慈禧的地宮。入地宮的路徑非常隱秘,匪兵們一時無法找到。於是,他們抓到一位曾在這裏建陵的老人,動用各種刑法,逼迫老人說出地宮的門路。地宮的入口找到了,但十分堅固,普通器械根本無法打開,最後,他們瘋狂地搬來炸藥,這才打開入口。 匪兵們順著入口往下摸走,先是來到一道高3米、寬3米的漢白玉石門,連砸帶撞之下,石門打開,匪兵繼續向前摸走,緊接著打開第二座石門,他們發現了裏 麵的“金券”、正中的漢白玉寶座上麵停放著慈禧太後的豪華棺槨。就這樣,那 些神秘的珍寶出現在匪徒們的眼中,慘遭他們搶劫和破壞…… 東陵裏究竟有多少財寶,曆史上有過記載。早在慈禧生前,地宮剛修好之時,便有大量殉葬物品陸續送入安放,直到慈禧入葬關閉地宮為止。 就在孫殿英率部挖掘慈禧墓地宮的同時,另一個軍匪韓大保正打著軍事演習的幌子,挖掘規模更大的乾隆陵墓。地宮中的珍寶同樣被洗劫,棺中屍骨被拽了出來,扔在泥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