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偉突然看到野人昏和尚屍體的背部刻著幾個字,他急忙把手電筒的光束聚中到野人和尚屍體的背部,仔細觀看,他看到了“覺悟寶塔”四個字!
“覺悟寶塔在什麼地方?它有什麼詭異的故事?”程福問史偉。
史偉回答講道:我以前聽說,覺悟寶塔是北少林寺的一個分寺院——覺悟寺的鎮邪塔,它坐落在一個人跡罕至——花海山穀中,覺悟寶塔有一個詭異傳說,也可能是有人善意惡造的事件——在北宋的夏季的一天,覺悟寺還是像往常一樣的寧靜,但此時的一刻打破了這種寧靜, 有一個僧人突然發現覺悟寶塔塔頂冒出青煙,於是圍觀了很多僧人,被吵鬧的住持也前來一探究竟,還派了些僧人到覺悟寶塔頂部前去檢查,但沒有發現任何物件,就這樣,青煙冒出的時間持續了半個小時??????
後來世間傳說,覺悟寺靈光顯現,必有貴人到臨。不久,果然來了一位神采奕奕的男人,他帶著一群人,趕著幾輛馬車,馬車上滿載金帛。不過這位神采奕奕的男人,此時看起來垂頭喪氣,他的隨從們一個個也好像喪家之犬。
住持見了那個神采奕奕的男人,急忙下跪??????
這個神采奕奕的男人是誰?他可是北宋的一個大人物——趙佶!
趙佶是誰?!北宋的最後一個皇帝——趙佶!
曆史上的趙佶——
宋徽宗,名趙佶(公元1082~1135年),神宗11子,哲宗弟。哲宗病死,太後立他為帝。在位25年,國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終年54歲。葬於永佑陵(今浙江省紹興縣東南35裏處)。是北宋的亡國之君。宋徽宗趙佶是中國曆史上有名的昏庸皇帝,又是中國畫史上一個傑出的書法家、花鳥畫家。自創“瘦金書”,即宋體字——即我們現在應用的仿宋字的原型,鐵畫銀鉤,骨力遒勁,趙佶在中國繪畫史上的地位,不僅因為他是一個優秀畫家,更主要的是他創辦了中國曆史上規模最完備的畫院,對繁榮北宋的繪畫藝術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趙佶主政期間,真正的興趣卻在書畫上,1112年,30歲的趙佶完成了《鶴瑞圖》,就是我們在電視劇《水滸》中見到的,在宋徽宗皇椅後的那幅大畫。
1118年十月的一天夜裏,皇宮失火,大火燒毀了幾百間房子。禁衛軍卻找不見皇帝的蹤影,宮中的官員們更是急得不知所措,沒想到,等到天色微明的時候,卻見這位皇帝老兒悠悠然地從市區回來了,人們才知道,原來他還經常微服出宮,私宿市井。在電視劇《水滸》中,宋江打算通過李師師見徽宗趙佶彙報招安之事,就有這樣的台詞,老鴇對李師師說:皇帝從暗道裏來了。
1119年間,他擴大畫院規模和招生人數,親自主持編輯工作把宮藏的上萬數計的書畫編成了著名的《宣和畫譜》和《宣和書譜》。他還經常親自出題招考選拔宮中的畫家。
趙佶以考試的辦法選用畫院人才,入學考試多以命題創作為主,應試者以巧思相爭。如:畫學考試摘唐人韋應物詩句“野渡無人舟自橫”為題,一般人多畫一空舟係於岸柳下,或畫一隻烏鴉立於船篷頂上。而受趙佶賞識的奪魁者卻畫一人,臥於舟尾,手橫一支孤笛,其意說明野水無人過渡,舟人無聊吹笛遣悶,故爾孤舟盡日橫而不渡。
又試“踏花歸去馬蹄香”,人皆畫馬畫花,達官貴人、文人仕女,騎馬穿行於花叢中。隻有一幅與眾不同:畫一匹駿馬,幾隻蝴蝶緊緊追逐馬後,猶春風吹拂畫麵,散發出陣陣芳香,無形的花“香”,通過有形的畫麵躍然紙上。此畫的構思創意,大得趙佶讚賞,欽點第一名。
此外還以“深山藏古寺”等為題,許多人畫了一個古寺坐落在深山之中,唯獨有一幅畫題材特穎,隻畫了一個小和尚在深山的一條小溪邊挑水,根本沒有畫出古寺的內容,趙佶誇獎此畫構思巧妙而不落俗套。
趙佶提倡的這種以古人詩句測驗畫家作品的考試,使畫家著重於作品意境的表達,追求完美的藝術構思,對文人畫的發展起到一定推動作用。
1125年,這位皇帝聽到金人打入開封,立即嚇昏了過去,醒後宣布讓位於其長子趙桓(欽宗),自己則逃往鎮江避難。1126年,43歲的趙佶和29歲的趙桓等3000餘人,皆成為金人的俘虜。從此,便開始了10年流放生活。開封—北京—保定—銀川—吉林。1135年,這位昏庸的皇帝在饑寒交迫中死去。時年5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