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清竹雖然說是要跟魏英歌出門逛逛,順便看看子時時,從皇城那裏點燃的煙火大會,但是在這期間,鳳清竹卻沒什麼計劃,隻能帶著魏英歌去街市逛逛。
今天是乞巧節,一年一度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雖說算不上什麼大節日,京畿也如往常四大節日一般很是隆重的慶祝。
乞巧節當天慶祝的很隆重也是有典故的,這跟安陵帝與曾經的,現在早就已經仙去了的皇貴妃,也就是曾琉香的姑姑之間的愛情有關。
皇貴妃曾婉月是七月七日生辰,故此乳名七七,安陵帝為帝之後,為了表達自己對曾婉月的喜愛與尊敬,美化了乞巧節,在乞巧節當天,不僅被任命為女兒節,還在當年舉辦了大型的慶祝活動,第二年,曾婉月病重,安陵帝為了哄生病中的曾婉月開心,第二年也照常舉辦,曾婉月見了很開心,卻在乞巧節後的不幾天跟著香消玉殞了,為了紀念曾婉月,安陵帝連這種風俗也就跟著留了下來,並以曾婉月為原型,還創造出來了一個七月花神,蜀葵,從那以後,乞巧節當天,抬神轎舉行各類“遊神”、“迎神”的活動,這也算的上是每年的乞巧節當天的一景了。
“遊神”、“迎神”活動,戌時才開始,皆是除了抬神轎之外,還會有各種各樣的傀儡戲、耍缸玩碟的雜戲等等,故此,這也是乞巧節當天的,夜晚京畿滿城熱鬧,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出來的主要原因,鳳清竹對那種活動沒興趣,那些繁華氣象,一是覺得自小就看夠了,二是也沒什麼新鮮玩意兒,更是覺得那麼多人擠在街頭裏,摩肩接踵的甚是委屈。
但魏英歌不同,她算是年幼,又掉入山崖導致失憶,一直以來都留在窮鄉僻壤的,大概這些繁華氣象也未曾見過,他想,她應該喜歡。
如果是‘魏英歌’的話何止會喜歡,大概也會因為鳳清竹的貼心舉動,感激涕零到要對鳳清竹‘以死明誌’的感恩圖報,可惜鳳清竹卻不知,她那身子的正主元神早就不知道飄到哪裏去了,她一個現代剛剛快到三十的大齡剩女,早就對所謂的熱鬧失去了童趣,非但不會覺得喜歡,大概也會如鳳清竹本身所想,夏天太熱,人太多,空氣稀薄,看什麼“遊神”、“迎神”,雜耍之類的?簡直就是一種花錢,花時間找罪受的煎熬。
鳳清竹‘自以為是’,帶著魏英歌行走於夜市之中,夜市中,人聲鼎沸,人頭攢動,熙熙攘攘的讓鳳清竹與魏英歌有一種被人掏空了呼吸的艱難之感。
在某種意義之中,鳳清竹與魏英歌算是極為相似的兩個人,例如,都對吵吵鬧鬧的地方沒興趣,若是能夠在一處人煙稀少,寂靜之處,哪怕周圍什麼小玩意兒都沒有,坐在草坪之上,悠悠閑閑的看著掛有銀河的夜空,什麼話也沒有,什麼也不做,便也能十分舒爽的享受一晚。
但,鳳清竹忍著不說,想著魏英歌會喜歡,魏英歌也忍著不說,想這應該是鳳清竹故意而為之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