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陵帝聽後十分感動,以娶曾婉月為一生之榮耀,答應了端瑞王的結親,但曾婉月的正妃之位卻不可動搖。
即使端瑞王的嫡孫女嫁到五皇子的府內,隻是側妃,端瑞王也十裏紅妝的把自己的嫡孫女給嫁進去了。
後來,五皇子成功奪位,後宮後位懸空,按照道理,應該給曾婉月後位才是,曾婉月卻再次勸告安陵帝道:“陛下,您對臣妾的寵愛,臣妾豈能不知?可當初陛下奪位的時候,我曾家並無貢獻,乃是靠端瑞王在前方對陛下打點一切,掃清一切障礙,臣妾認為,這後位應該由端瑞王的嫡孫女常華繼任,三皇子雖是臣妾所生,但從小並無大將之材,知子莫若母,他的本領,臣妾曉得,自是比不上四皇子的,再加上四皇子有端瑞王扶持,陛下隻有將這太子之位傳給於四皇子,才能永保我西京千秋萬代啊……”
就這樣,曾婉月靠著自己的賢良淑德,放棄了皇後的位置,甚至連自己兒子太子的位置也讓給了端瑞王一方。
安陵帝為了表彰曾婉月的知書達理與賢良淑德,破例將曾靜升為丞相,對曾家所有人都恩寵有家,曾婉月雖然與後位無緣,但被封為皇貴妃,而且這皇貴妃的位置,也就隻有曾婉月一個人勝任。
曾婉月的知書達理,蕙質蘭心,急流勇退,感動的非但隻有安陵帝一個人,連常華與常子琪也對其另眼相看,順帶著也把曾家當成了端瑞王府的大恩人,太子更是把三皇子當成自己的親兄弟看待,兄弟情深可見一斑,
曾婉月在冊立皇貴妃的第二年,就因為疾病去世了,去世之前,曾把安陵帝叫到床前,說她這輩子,已經過的很滿足了,什麼願望都沒有了,唯一放不下的也就隻有她僅剩的唯一的兒子,三皇子司馬韌,還有就是侄女曾琉香與侄子曾春翔也放心不下。
安陵帝立馬說:“琉香與春翔雖不是朕的親生兒女,不過今後朕會對他們比親生兒女還要親,至於三皇子,愛妃請放心,三皇子雖然不是太子,以後也與儲位無緣,但他也是朕的親生兒子,朕無論如何都會讓他一輩子都錦衣玉食,無憂無慮的生活。,”
曾婉月一聽安陵帝的聖譽,終於安息的去世了。
曾婉月死後,安陵帝下旨厚葬曾婉月,並且國喪一年,這之後身為皇後才有的待遇,曾婉月雖一輩子最高的頭銜隻是個皇貴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