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世界航海史上偉大的先導者、中國曆史上最偉大的航海家”明代宦官(4)(1 / 3)

領頭來的正是錫蘭王亞烈苦奈兒。他把鄭和船隊騙上岸後,又假惺惺地宴請鄭和,指定地點進行貿易,目的是拖延時間,一是麻痹鄭和,一中調集兵士,準備搶劫寶船。亞烈苦奈兒把一切準備停當後,即率五萬部眾,來到翠藍嶼貿易地點,企圖奪走貨物。亞烈苦奈兒帶領士兵趕到翠藍嶼,把木城團團圍住,竹箭“砰砰啪啪”地射了過去,明軍隱蔽在小車後麵,絲毫沒有受到損傷。亞烈苦奈兒心中著急,命令部下停止射箭,舞著彎刀和梭鏢,直向木城衝去。丁峰馬上命令將士們把藏在小貨車裏的火銃拿出來,從木城的縫隙伸了出去。土人越來越近了,丁峰大喊一聲“打!”四麵的火銃一齊開火。霎時間木城周圍冒起一股股煙霧,火焰噴射而出,聲音宛如雷鳴。

為使射擊不留一點間隙,丁峰把將士們分成三部分。一部分射擊過後,退了下來,重新裝填火藥和鐵砂,第二部分這時便替補上去,等候命令。又一聲“打!”“砰砰啪啪”,排銃又響了。第二部分打過退下,第三部分又換了上來。等到第三部分打過,第一部分已準備好,便再次換了上來。如此周而複始,任憑敵人有多少,也無法靠近木城。

經過一陣火鏡射打,錫蘭土人不少受了傷,痛得“哇哇”直叫。亞烈苦奈兒倚仗人多,仍舊揮舞著彎刀,命令部下拚命攻擊木城。

錫蘭土人們嚐到了火銃的利害,學得乖了,他們看火銃射程不遠,便在鐵砂打不著的地方,一邊叫喊,一邊射箭,引誘明軍射擊。

丁峰看到錫蘭土人不來進攻,便下令停止射擊,兩方僵持起來。

亞烈苦奈兒走出人群,對著明軍喊道:“你們被包圍了,趕緊把貨物交出來,我們就放你們回去。”

丁峰說道:“亞烈苦奈兒,你這個貪婪無恥的家夥,休想搶走我們的東西,有本事你就上來吧!”

亞烈苦奈兒聽後惱羞成怒地揮舞著彎刀,大聲命令部下向明軍進攻,這時丁峰喊“打!”火銃一齊開火,打退了錫蘭人的進攻。

雙方也邊打邊停,一時難分勝負。

鄭和迅速率500名騎兵,1500名步兵,抄近道直襲錫蘭王城。錫蘭土人們沒想到中國人有這招,猝不及防,紛紛潰敗。明軍將士一直衝進王宮,把亞烈苦奈兒的妻子、兒女和大臣生擒活捉。緊接著,鄭和命令步兵押著俘虜回船,親自率領騎兵,抄襲亞烈苦奈兒的後路。錫蘭土人以為來的是天兵天將,哪裏還敢抵抗,便一哄而散,四處逃命。亞烈苦奈兒一看形勢不妙,拔腿想跑,鄭和拍馬趕過去,不出兩個回合便把亞烈苦奈兒活捉。鄭和吩咐拆了車陣,運貨物回船,亞烈苦奈兒及俘虜們被押上船。船隊駛出錫蘭山海域,循原路向祖國。

鄭和船隊第三次下西洋回國後,把亞烈苦奈兒和他的兩個妻子,三個兒女以及十幾位大臣,一齊押跪在朱棣皇帝麵前。鄭和向皇上敘述了事情的經過,亞烈苦奈兒也承認不諱。朱棣皇帝想了一會兒,讓通事費信問那些大臣:“你們錫蘭國中,誰最賢良?”

錫蘭國大臣們一致推薦邪把乃那。原來這邪把乃那是亞烈苦奈兒的叔叔,為人心地善良,勤勞能幹,一直反對亞烈苦奈兒搶劫客船貨物。

朱棣皇帝見錫蘭國大臣們一齊稱讚邪把乃那賢良,便對他們說道:“朕現在想冊封邪把乃那為新的錫蘭王,你們意下如何?”

錫蘭大臣們異口同聲地說道:“我們同意,我們同意,天朝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棣皇帝遂詔命禮部鑄造錫蘭國王金印,冊封邪把乃那為錫蘭王,並讓鄭和派一艘大船把邪把乃那及大臣們送回錫蘭國,亞烈苦奈兒一家則被留在了明朝。朱棣皇帝在若幹年後,才命鄭和把亞烈苦奈兒一家送回他的國土錫蘭。

朱棣皇帝在明成祖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命令鄭和第四次遠航。為完成新出使,鄭和到處尋求人材。他專程前往陝西西安,聘大清真寺的掌教哈三當翻譯。這次充任翻譯的除了哈三外,還有馬歡和郭崇禮。費信因於1412年至1414年隨奉使少監楊敕往榜葛剌等國,未能同往。隨同出使的有王衡、林子宣、胡複、陸通、馬貴等。船隊這次出使西洋,還是先抵達占城。在那裏作短暫的停留之後,派出一支船隊到彭亨和急蘭丹,鄭和率領主船隊駛往爪哇國。此次隨鄭和出使的馬歡,在他所著《瀛涯勝覽》一書中,對爪哇國的情況作了較為詳細的記載。爪哇,原稱闍婆,為南洋大國,東漢順帝永建六年(公元132年),即已和中國有了外交關係。“爪哇”一名,始見元朝汪大淵的《島夷誌略》一書中。其國內有四大城鎮:杜板、新村、蘇魯馬蓋、滿者伯夷。滿者伯夷為王城,是國王所在地。爪哇各地均有中國人居住。特別是新村,原來是一片沙灘荒涼之地,到明朝初年,新村已成為一個重要的通商口岸。爪哇國內把中國銅錢作為通用的貨幣是中國的銅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