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魚腹浦“十萬精兵”:先見之明,長遠考慮(4)(2 / 3)

大事件可遇而不可求,小事情卻每天都在發生。順利、妥帖而又快樂地去處理一件小事是容易的,但每天都能順利、妥帖而又快樂地去處理一件小事卻是十分困難的。如果一輩子都無怨無悔地,謹慎小心地,愉悅歡快地去處理一件又一件小事,那大概要比做一件大事還要難。

大事能檢驗一個人的智慧、才能和品格,小事亦能。如果每一件小事都做得漂亮、舒心,那你也能得到極大的快樂和對自我的肯定。古人說得好,小事雖然微不足道,但不做也是不能成功的,那些遊手好閑的人,誰會相信他們會取得非凡的成就。古人還說,忽視小事,專做大事的人,他的成就往往不如做小事的人。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小事來得頻繁,辦事所花的時間也多,積累起來數量也就大;而大事來得稀少,積累起來數量也就小。

積累,一件又一件小事地去積累,直到有一天,你會驚訝地發現,自己是一個多麼了不起的人。你並沒有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但你珍惜每一件小事,把每件小事都當作一個新的出發點,當做一件大事來看待,傾注全部的生命和熱情,誰又能懷疑你的偉大呢——偉大的,其實也是平凡的。

每一年積累,不如每季度積累;每季度積累,不如每個月積累;每個月積累,不如每一天積累。

一件事情會影響一個人的聲譽,幾件事情會改變一個人的一生,無數事情會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從搬運工到哲學家,從奴隸到將軍,從凡人到偉人,這不是一天、一月、一年就可以達到的,它需要經過長期的努力,長期的追求,長期的積累,長期的磨煉才能夠達到。

也許一窮人,會因為某種機遇而一夜之間成為富翁腰纏萬貫,但一個搬運工成為一個哲學家,一個凡人成為一個偉人舉世聞名,絕不是某個機遇的緣故。隻有不斷地追求,才有不斷的進步;隻有不斷地實行,才有不斷的成就;隻有不斷地積累,才有不斷的提高。

栽什麼樹苗,結什麼果子;播什麼種子,開什麼花兒。人積累耕耘的經驗就成為農夫,積累砍削的經驗就成為工匠,積累販賣貨物的本領就成為商人。這種積累,既是痛苦的,又是快樂的。

你希望一口吃個胖子,渴望取得成功就像邁一下腳步那樣簡單,你或許常這樣想:“我真希望自己是個完美無缺的人。假如我有好的天資,是個大智者的話,我就會每天幹什麼事情都永遠不會失手,我會馬上把吸煙、賭博的惡習戒除掉。”

這是幼稚懶漢的成功邏輯。你以為成功者都有與生俱來的特殊天賦,有把事情做得盡善盡美的訣竅。按這種邏輯,成功者每做一件事情都是輕鬆愉快的,易如反掌的。懶漢們認為,成功者都是無師自通的天才,學了第一課,就能夠一下子成為專家。你這種“馬上如願”的思想,是導致失敗的大敵。

無疑地,那種希望“馬上如願”的人還是存在的,像嬰兒。嬰兒都是要求父母即刻滿足他們的意願的。他們一想撒尿,不管是在大人懷裏還是睡在床上,即刻就把衣服尿濕、被子尿濕。對嬰兒的這種行為,父母無可指責,並不會對嬰兒提出從發育來說不現實的要求。不幸的是,如果你一生當中總保持著這種馬上如願的要求,那麼,你要走向成功是不可能的。

上天就是這樣捉弄人,你越希望即刻如願的,越難以即刻如願。成功,不是直線,而是曲線。成功,是一個緩慢的積累過程,緩慢的學習過程。攀登高峰,需要從腳下第一步開始,沒有一下子就能躍上山頂取得成功的。

做平凡人做的事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在緊要處常常隻有幾步。

我們都是平凡人,隻要我們抱著一顆平常心,踏實肯幹,有水滴石穿的耐力,我們獲得成功的機會,肯定不比那些所謂天賦優異的人少到哪裏去。

肯幹肯學的人,必然博學多聞。這樣的人機會總是敲他的門。即使是一位資才平平的人,也能鯉魚躍上龍門。

人才是磨煉出來的,人的生命具有無限的韌性和耐力,隻要你始終如一地腳踏實地做下去,無論在怎樣的處境,都不放鬆自我,不自暴自棄,你便可以創造出令自己和他人都震驚的成就。

“跬步不休,跛鱉千裏”,跛腳的鱉也能走到千裏之外,因它總是不懈地向前走;“佛許眾生願,心堅石也穿”,心態堅決可以穿透頑石,足見心力的神奇。

凡成就一份功業,都需要付出堅強的心力和耐性,你想坐收漁利,那隻能是白日做夢。你想憑僥幸靠運氣奪取豐收的果實,運氣永遠也不會光顧你。

也許你會勤奮地工作,到頭來卻家徒四壁,一事無成。但是,你如果不去勤奮工作,你就肯定不會有香車豪宅,不會有成就。所以,如果你想成功,你就要去研究,要不斷地去研究,要去想辦法。

成功的人永遠比一般人做得更多,當一般人放棄的時候,他們總是在尋找如何自我改進的方法,他們總是希望更有活力,產生更大的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