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闖破山關之卷 第三百九十章 宿命之戰(三)(2 / 2)

左武衛大軍的攻城約莫支持了四個時辰,直到最後一具撞城車倒在萬國天樞之下,這才鳴金收兵。

馬威身披明晃晃的山文鎧,自始至終都親自站在天津橋端督陣,即便是收兵之時,也是他親自押後,最末一人退到洛水南岸。

城內兵馬雖眾,一來攝於他的威勢,二來恐有埋伏,因此竟龜縮城內,不敢派遣一兵一卒出城追殺。

下了天津橋,便是天街,西麵便是積善坊。

此時的積善坊之中,因為戰事的爆發,早已經空無一人。

坊外曾經掛著的那些屍體,也全部收殮起來,擇地安葬。此時懸掛在積善坊牌樓上的,卻換成了另外一個人——王暉。

其實在大軍衝進花家的時候,王暉正在進行著最後一輪的殺戮,當馬威將那一群劊子手統統剿滅之後,花家其實已經沒有剩下幾名活口了……

花家大爺、三爺和四爺,均已遭到毒手,除了幾個排在後邊的娃娃,年長的便隻剩下花老太爺一人。

可憐馬威進門之時,老太爺獨自坐在堂前,形容枯槁、麵色死灰,再也不複過往的矍鑠精神。

這種打擊任誰來說都太過慘烈了一些……

頭一天,花源不曾露麵。

四月初七,花源麾下左領軍衛開始分批攻打宣仁門、承福門,久攻不下。

城上城下死傷枕藉,期間城頭兩度吃緊,王兗指揮一支六千人的騎軍衝出來接戰過一次,卻被馬威派遣陌刀陣砍了個雞犬不留!

皇城西麵的空地上,到處都是倒斃的人馬屍體,整條流經城內的洛水都被鮮血染成赤紅。

這一天,花源依舊不曾露麵。

這種情況似乎印證了某些人的猜想——花小侯一定已經死在了行刺之中,隻不過為了穩定軍心,一直隱而不報罷了。

四月初十,在經過數日的角逐之後,陸鴻與江慶、侯義會師。

沒想到三軍合一之後,還沒過半日,便在河陽遭遇了洛水大營的神策衛主力,兩方直殺得天昏地暗,屍橫遍野。

不過陸鴻畢竟技高一籌,自己率領步軍大擺六花陣,使用趙大成、陳三流兩支騎軍作側翼包抄;李嫣親自率領紅袖軍,以大迂回襲擾戰術,專破敵軍陣型轉換的薄弱之處,壓製得對麵軍陣縮手縮腳,陣型散亂、鬥誌低落,不到三個時辰,便被大開大合陸鴻軍殺了個片甲不留。

陸鴻一人指揮四軍,何時變陣,何時兩翼出擊,何時大迂回擊,怎樣四軍聯進、合退、交替進退,於大局審定、兩軍對壘之術,發揮得淋漓盡致!

因此這一仗憑借一萬五千之眾,硬生生將對麵四萬人擊潰,並且掩殺十餘裏,一直到河陽橋上,終於被殘餘的神策軍站穩了腳跟。

陸鴻見地勢不利,再無好處可撈,便果斷下令退兵。

兩軍便隔著一條洛水、一座河陽橋,肅然對峙。

可是誰也沒想到,今日這一場看似毫無準備的遭遇戰,從陸鴻軍與神策軍在河陽縣交鋒以來,便是一場雙方同時精心策劃的陷阱……

河陽橋邊的洛水兩岸,是一場雙方都在等待著契機,蓄勢待發、泰山將崩的戰場;而洛陽城內的洛水兩岸,則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慘烈、壯闊、流血、犧牲的生死搏鬥!

馬威率領著左武衛搭著新製的攻城錘,以及兵部作坊連夜趕造的八架重型床弩,從正午一直打到黑夜,從太陽當空,到挑燈夜戰。

緊急清理出來的十四個坊,房屋已經拆去三分之一,所有拆卸下來的梁柱,都變成了床弩呼嘯的巨矢,有些轟擊在堅實的端門上,有些砸落在皇城城頭。

所有的磚石都由洛水南岸排成一排的投石機接連送到守軍身邊、腳下 ,和腦袋上!

如今臨近皇城的天街兩旁,已經成了一片蒼涼、荒蕪的廢墟,隻留下兩座孤零零的院落——一座是積善坊花家的大院,被臨時充任左武衛軍的前線指揮所和急救所;而另一座,沒有任何特殊的功能,它就是這麼傲然挺立在一片廢墟當中,因為它的門頭上掛著一方牌匾,匾上寫著兩個字:陸府。

那個百餘年來,每年的正月十五都要承擔“端門燈火”盛景的皇城端門,此時已經被無數的弩矢砸成稀爛,破碎的城門隻留下兩個空洞洞的窟窿,沿著城洞一直向內延伸著。

陳州王不得已數次出現在端門城頭,鼓舞士氣,並且在城內守軍的拚死反撲下,再度用亂七八糟的石木料,將端門的門洞堵了個嚴嚴實實。

誰也沒想到,這個平日裏默默無聞的馬威,指揮作戰之時,會爆發出如此彪悍的戰鬥力,而號稱陳州王府第一將,被陳州王著意栽培的王兗,在這位老將麵前,就好像一個蒙學未幾孩童……

一直到今夜,花源始終不曾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