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李世民情史》(《大唐女兒紅》)總後記(下)(3 / 3)

不過,這也可能對這部小說而言不算是個缺憾。現在我正寫著的《淩煙閣》係列就有機會寫到戰爭,也可以寫得很盡情,很快意。《李世民情史》顧名思義是寫“情史”,是專寫世民與一眾女子的感情的,如果摻進戰爭的描寫,可能反而會使整部小說顯得中心過於混亂,什麼都想寫,卻什麼都沒寫好吧。事實上,一些以李世民的一生為描寫對象的傳記式小說,就有這個問題。

女性視角的寫作手法,還帶來一個問題,就是前麵說到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世民這主角的地位。這點前麵已經說過了,這裏不再重複。

至於這小說最大的一點遺憾,就是楊曼的故事。在經過我痛苦的寫作與修改之後,畢竟還是不能盡如人意,沒有我最初所想象與期望的那樣好。但正如前麵所說的那樣,我確實已經盡力而為,並為此可以說是心力交瘁。諾諾勸說我以後可以抽空再改好些,但那種痛苦的煎熬讓我望而卻步,實在不想再作傷筋動骨的修改了。

四、致謝

每一部小說的總後記的最後,照例都是致謝。雖然小說是作者獨自一人的創作,但如果沒有讀者從旁的支持與鼓勵,孤獨感足以吞噬一個作者持續地寫作的動力,尤其創作的是長篇作品。

在《千重苦夏》的總後記的最後,我盡可能地把每一個曾對該小說發表過善意的評論的讀者都提及了。但與《千重苦夏》這類小眾性質的作品相比,這部小說的讀者實在太多了,哪怕隻是公開或私下發表過評論或意見的,都很難一一盡數列出。下麵我隻能是列舉一些我印象比較深刻的讀者及其評論,肯定有掛一漏萬之處,也隻好敬請體諒了。

首先要感謝的自然是諾諾。她其實是個不喜歡看BG類作品的怪人,所以她並沒有從頭至尾看完這小說——雖然她承諾了如果這小說能實體化的話,她一定會買一本來看——,但每次我在寫作中遇到困難之時,我都會向她求助。尤其是前麵說過的楊曼的故事,雖然我沒有把有關章節發給她看,但我感到的痛苦與困惱,都告訴了她。她鼓勵我堅持下去,無疑是我最終克服了這段頸瓶的一大助力,雖然這克服遠遠算不上完美,我並不感到十分的滿意,但這小說畢竟是完成了,而不是被棄坑,諾諾在其中是有很大的一份功勞的。

然後是小普與小S,她們是在我發布《千重苦夏》的時候成為我的讀者的,順而也成為了這部小說的死忠粉絲。這小說每一章的後麵,都有她們的評論。這小說如何一步一步地走到最後,她們是目睹了全程的讀者。她們提出的一些意見,也使我獲益良多,例如對《鏖戰雁門》的那幾卷裏的一些描寫的修改意見。

“淺藍銫dē噯”從這小說很早期的時候開始就在追看,也很積極地或公開或私下地發表評論與感想。也許她不知道,她關於承乾與李恪的生年是在同一年的話,為我想出《天賜麟兒》一卷裏的重要劇情提供了靈感。當這小說快發布結束時,我跟她說要寫這篇《總後記》來多謝讀者的支持,她則回以“也要多謝你寫的好作品豐富了我們的生活”。

有三位讀者分別在不同的其它網站上追看這部小說到這裏來。一位是angelaleoozf,她認同我要把曆史小說寫得富有傳奇色彩的意見,很喜歡這小說裏的長孫明,寫了一篇很長的評論,讚揚與意見並存,是個很有心的讀者。一位是“靈隼”,幾經周折才與她聯係上,她那一句“我是很粉你的”讓我心花怒放。還有一位是“不二婷”,原來她很早就在追看這小說,但一直潛水不語,到小說快結束、寫到楊洛之死時才忍不住浮出水麵,發出感慨“雖然一直喜歡楊洛,不過一直還是覺得大楊妃還是死了好吧”。

有一個讀者,我已忘了她原來的ID是什麼,但她現在的ID已經改成了“洛洛”,並一直保持著。可想而知她是個楊妃粉,也很喜歡這小說裏的楊洛。她一直默默地看著小說,隻有從來訪者的圖標上看到她在一篇不拉的追看。直到看到楊曼的一場舞蹈引起了世民對她的注意那一章時,她才忍不住跳出來抱怨世民的花心。嗬嗬,真是個很可愛的楊妃粉呢。

說到可愛,felica也是個很可愛的讀者。她跟上述把ID改為“洛洛”的讀者一樣,也多是潛水看,隻在來訪者的圖標上現身。她也是看到楊曼跳舞的那一章時認為世民太花心了。她還是個積極的讀者,天天都在群裏等著更新的通知,一天沒有更新,就會問類似“什麼時候才有更新?”的話。這小說快結束時,她問我可不可以繼續寫下去,把貞觀年間的故事也寫了。用她的話說,就是她想看“世民一生的情史”。我回答說,我對貞觀年間的事情沒有太大的興趣。事實上說到世民的“情史”,貞觀年間也沒太多值得去寫的,也就長孫皇後的死、武則天和徐惠妃二人的故事。長孫皇後的死我在《千重苦夏》裏已經寫過了,不打算再重複。而我對武則天是一點興趣都沒有。徐惠妃還好,但那時世民的心境已老,寫起來總覺太悲淒了,類似的傷感之情有《千重苦夏》一部已經夠了。

“飛翔”應該是個正在讀書的學生,他也是那每篇之後的圖標裏都會出現的潛水讀者之一。直到有一天晚上網絡速度比較慢,他告訴我,他用的是教育網,在學校裏晚上十一點後就會被強製停電,他仍是在時限將至之前的幾分鍾裏苦苦地等待著小說新章的頁麵打開。

還有“smile”,雖然是個比較遲來的讀者,但與我的溝通交流也非常的頻繁,她是個執著得可愛的長孫粉。

……

這類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可是這篇“總後記”已經太長了,就讓我到此為止吧。

在《千重苦夏》的總後記的最後,我這樣寫到:“每一場歡宴終究都要散場,每一部小說終究都要結束……這才是永恒的悲劇吧。在這無限感傷的時刻,我能做的隻是——鞠躬、謝幕!”

對於這部《李世民情史》或《大唐女兒紅》,自然也無法例外。寫完這部小說,在我胸臆之內充斥著的,有成就感,也有傷感。結束總是惆悵,但有了開始就最好還是有結束,這總比網上那些無數沒填完就給丟棄的大坑要更讓人感到欣慰吧。

最後在這裏與各位讀者說一聲“再見”,希望結束的是小說,不會結束的是我們之間由這小說而結下的緣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