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羅回鏡的三把劍(2 / 2)

“我第一次見他的時候,他隻有五歲,那個時候他的母親剛被他的父親杖殺,我陪他幾個月之後便離開了。第二次見他的時候,他已經被冊封為信王,我教了他兩年武藝,第三次見他,他繼承了皇位,我幫他清除了那座叫閹黨的大山,最後一次我找到他的時候,他在煤山,我親眼看著他自縊而亡。皇子守國門,國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隨著他的駕崩也一並死去。”

“皇子守國門,國君死社稷。好!好!好!他是一位值得敬佩的國君。”

古崤連說三聲好,對於羅回鏡口中之人愈加敬佩。他並沒有問羅回鏡為什麼不幫助他這樣的問題,在他看來這樣的問題沒必要並且很愚蠢。

“這把劍是他自縊前交給我的,他說,帶著這柄劍,看今後的天下,一殺叛逆,二殺不臣。這把劍也是我的第一柄劍,我帶著他殺了很多有不臣之心的人,距離上一次他喋血,已經過去很久了。”

“所以你來了洛陽,因為梁王在這裏?”

“這柄劍是天子之劍,他的作用便是讓不臣之人身首異處。”

“將軍不希望你這麼做,我們兩個也會拚盡全力攔下你。”

“這把天子之劍叫國殤,因為它的原主人勵精圖治卻難改國運,是為國殤,其二便是殺以精國,毀其境殤。我不會用這柄劍與你們戰。殺胡劍是將軍之劍,因殺胡令而出世,它更代表的是棘奴的意誌,這把劍未曾沾過漢人一滴血,就算是在這龍騰大陸,他也不能沾上四國度中人的血,哪怕是劍鋒所向,也不行。”

“所以你剛才說的不是因為這個嗎?”

羅回鏡放回國殤劍,點頭回應。

“那麼,你的第三柄劍也有由來?能否與我們戰?”

古崤看了看羅回鏡劍匣中的第三柄劍,這柄劍不像殺胡劍那般寬大,也不如國殤劍那般細長,它很短,與其說是劍不如說它更像是大一點的匕首,除了通體泛白之外別無其它特別之處,相較於殺胡和國殤,這把劍太過平常了。

“這把劍……”

羅回鏡像是想起了什麼,哀傷在他的臉上慢慢攀爬,他的心中,那空空如也的寸土被悲痛充斥著。

“它,曾經是我的佩劍。”

“佩劍?”

古崤不解,但並不著急羅回鏡的解答,他看到羅回鏡臉上的哀傷,也感受到羅回鏡情緒的低落。他想開口勸一勸羅回鏡卻又不知道該說什麼,他連羅回鏡哀傷的原因都不知道如何開口。

“它曾經並非這個樣子,並且也不是一柄劍,而是兩柄。”

羅回鏡重新調整了自己的情緒,把剛才的悲痛全部都隱藏起來,他活的太久了,遇到的人太多了,現在的他不應該再有這樣的情緒。

“這把劍,叫做念韓,一柄庶民之劍。”

羅回鏡收起劍匣,重新背在了身後,他突然很想喝酒,讓自己大醉一場,或者說大戰一場,讓自己的情緒得以發泄,很顯然,現在來說大戰一場更適合。

“我不希望驚動別人,特別是洛陽城裏的那位,如果我們現在戰鬥起來,有極大的可能會引起他的注意,畢竟,你們是洛陽八關的古崤和轘轅。”

“好。”古崤也明白他們不宜在這裏戰鬥,他同樣的不希望在城裏的梁王過來橫插一腳,將軍和梁王的戰鬥還沒有真正的開始。也許在未來,他會和羅回鏡並肩作戰,但是現在,他受命帶羅回鏡回去。原本他覺得羅回鏡會被自己和轘轅勸回去,畢竟自己是受將軍之命前來,但是這次他失算了,這也是羅回鏡第一次無視將軍的話,一意孤行,以前的羅回鏡從未反對過將軍說的話,做的事。

“那麼,城外大山。”

羅回鏡說完便走,古崤和轘轅緊隨其後,黃天跟在了轘轅身側。

你的過去是什麼樣子?

古崤默默盯著羅回鏡,這個被將軍帶回來的人身上有著太多的秘密,像一個蠶絲包裹的繭,看不到這繭內有過什麼,成長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