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廠和硝酸廠被拆了個七零八落,但甘油廠慢了一步,被聞訊後匆匆趕來的柴田製止了。
洪雲甫在現場轉來轉去到處看,雖然有點懷疑是米東傑故意所為,但又抓不住什麼把柄,隻得派了幾個人進入甘油廠值守,重點看護發電機組所在的動力車間,防止類似的情況再次發生。
甘油廠的發電機組,是一台瑞士蘇爾壽公司出品的三千匹馬力的中型柴油發電機,日本人如此看重發電機,馬上令米東傑聯想到了另一件事。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海軍千方百計地籌建航空母艦和大型戰艦,為了解決動力設備,將目光投向了遠東最大的柴油發電機廠:“法商電車電燈公司”,征用了多台大型發電機組運往日本,準備移置到航母和戰艦上去——那麼,眼下是不是又在打自己這台機組的主意呢?
“米桑,碳酸鈉需要從天津運來,還需要一些時間,”柴田對米東傑再三關照,神態十分嚴肅,“這段時間裏,請做好設備的養護工作,工人和技師也得提前召集起來,以便原料到齊後馬上開工。”
甘油廠使用的是美國最新發明的糖類添加碳酸鈉的發酵技術,利用糧食原料,如玉米、甘薯、大豆等作為原料,利用澱粉的發酵製得丙三醇。現在糧食那麼緊張,市民們天天都得排隊去領“戶口米”,或是購買價格高昂的黑市米,甘油廠的開工,無疑意味著將奪取無數老百姓的口糧。
米東傑無計可施,隻能拖一天是一天。
考慮到最後,唯有一個“走”字。
既然守不住,那就隻有走,可誰能甘心就這麼拱手相讓?這些企業,是米東傑多年的心血,更是父親辛苦一生的結果!
李春榮出主意說,實在不行,咱們搞點炸藥,偷偷把關鍵設施炸毀,這樣原料來了也幹不成。
“自己炸自己,虧你想得出來。”海倫埋怨道。
“你別說,實在不行的話,這可能是唯一的辦法了。特別是發電機組,千萬不能讓他們得手。”米東傑倒有點心動。“可是,去哪弄炸藥呢?”
“老米,虧你還是搞化工的行家,”海倫提醒道,“給我一天時間,在實驗室裏就能製備,就是引爆部分稍微麻煩一些,不過也有辦法解決。”
“那就別猶豫了,馬上著手準備起來。”米東傑打定了主意。“設備以後可以再修、再買,不必心疼。”
米東傑將這一方案帶回家去跟父親商量,惠夢石聽了之後馬上表示讚同“走”的方案,但反對“炸”的做法。
“日本人現在搞的還是所謂的委托生產,我們要是動用炸藥,這一層麵皮就算徹底撕破了,”惠夢石的擔憂不無道理,“到時候,他來個強行接管怎麼辦?那時就不是一套設備的問題了。而且,隻怕是想走也走不了。”
“嗯,不是沒有這個可能。”米東傑也承認。“特別是發電機組,現在是軍方的心頭肉。”
“炸藥不是不可以用,但用之前一定要做好安排。”惠夢石又補充道。“任何事都要想好退路。”
“這樣行不行?”米東傑開動腦筋,突然有了新的想法。“我們增發股票,將資產攤薄,這樣可以將企業的資產藏沒於民間,以待來日複興。”
“這倒是個辦法,至少也能增加日本人的顧忌。”惠夢石認真想了一會,點點頭說道:“這樣可以增加對整個社會的牽動程度,還能一舉兩得。”
“是啊,日本人一心想把股指推高,我們給他來個增發攤薄,這樣對那些跟風的投機者來說,也能起到打擊投機信心的作用。”米東傑補充道。“此後我們分批拋貨,再到黑市上去換成黃金和美鈔。等甘油廠爆炸的消息一傳開,看他們還怎麼瘋漲。”
“好,試試看吧。”惠夢石點點頭。“唉,現在商戰二字的概念早已不是什麼商業計謀的爭鬥和對抗,而是一場真正的戰爭了。”
股票增發的方案馬上在市場上起到了作用,但從盤麵來分析,柴田的新華企業公司一直在暗暗較勁,力圖繼續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