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緣來緣滅(1 / 2)

時間過去的很快,距離白馬寺的事情,已經過去了一個月,白正喜又恢複了往日的生活,和普通人一樣的生活,沒有在遇到詭異的事情。但是白正喜又和以前不一樣了,再也沒有去參加過批鬥,將自家院子裏荒廢很久的地,重新清理,準備種一些蔬菜,同時還托人找個工作。

白正喜的轉變,在所有認識他的人眼中,都是不可思議,明明是變好了,但是很多人以為他神經錯亂了,剩下的一部分人,懷著狗改不了吃屎的態度,沒有人會相信他真正的改變。麵對所有人質疑、嘲笑的目光,白正喜絲毫不在意,為人處事變得低調起來,每日在家偷偷誦佛,他覺得既然繼承了佛像,那麼為佛像誦經的事情,自然由他來做。

不知道是不是改過自新的原因,李雄的事情,壓根沒有找到他,成為了無頭公案。陳思幾人的死,也沒有任何線索指向他,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成了無頭公案。白正喜將一切都歸結於佛像的庇佑,這不正是佛像所擁有的力量嗎?於是,對於佛像更加虔誠起來,偶爾出去遇到被批鬥的人,還會上前解救。對於白正喜的行為,自然觸怒了許多人,用盡了各種方法,就是無法讓他受到傷害。解救了許多人,結了許多善緣,從未要過任何回報。

隨著時間的流逝,文革結束了,人們的生活還是進入正常軌道,白正喜娶妻生子了,加上後麵結的善緣,當初被批鬥的人,都是官商政要,隨著文革結束,紛紛被平反,他們都是上層階級,有他們的關照,白正喜做什麼事情,都是順風順水。短短幾年的時間,就積累了一大筆財富,若不是格外低調,絕對是當地數一數二的富豪。對於白馬寺,白正喜捐了許多錢,可以看到寺廟重建,然後慢慢恢複了生機,然後又開始繁盛起來。

無論時間變遷,生活變遷,白正喜每年都要去白馬寺參拜,隻是他不是跪在佛像前,他就跪在正殿偏左的位置,那是老人埋葬的地方,然而別人不知道,都覺得他精神有問題。還有每日必定抽出一些時間,虔誠的誦佛,而且從未讓妻兒知道。在妻兒眼中,很古怪,也試著查看過,隻是都被白正喜避開,在痛斥之下,甚至以離婚和斷絕父子關係逼迫,才讓妻兒不敢窺視他的秘密。

從得到佛像起,白正喜可以說是無病無災,身體健康的不像話,但是四十四歲那年,白正喜在每日誦佛的時候,突然聽到了佛音,那近在咫尺的聲音,卻又虛無縹緲。對於這佛音,白正喜很熟悉了,已經是第三次聽到,同樣的聲音,不同的是,這次感受到了召喚,那是無法言明的感覺,白正喜知道自己要死了。人真的可以知道自己什麼時候離開嗎?沒有任何人能給出證據,但是白正喜深信不疑,內心很平靜,將兒子白佛喚了過來。

當時為兒子取名白佛,就是為了紀念那一段不可思議的經曆,已經要離去了,就不需要在隱藏秘密,這個秘密壓在心頭太久太久,人很疲憊了,這也是感受到死亡,還能平靜麵對的原因,因為終於可以解脫了。沒有任何隱瞞,將經曆的一切,原原本本的告訴了白佛。白佛根本就不相信這些,隻以為父親老糊塗了,要不就是精神錯亂,即使看到佛像,也還是不相信。出於對父親的尊重,白佛默默的聽著,沒有插一句話,在他心中,即使不是真的,也是個難得的好故事。

聽完了故事,白佛笑著說:“爸,你還年輕,怎麼可能會死,別想多了,過幾天陪你出去散散心。”

白正喜沒有在意兒子的態度,隻是將陳放佛像的保險櫃和房間的鑰匙交給了白佛,然後虔誠的盤坐在佛像前,等待生命最後一刻的來臨。白佛沒有想太多,隻是在關上門的瞬間,看著父親的背影,覺得有些虛幻,像是一陣煙一樣,隨時會飄散,然後再也看不到。白佛想過進去陪著父親,可是又覺得是自己想太多了,是聽了父親所說的詭異故事,才會胡思亂想,最終還是關上門離開。

第二天,白佛來找父親,因為父親一直在房間沒有出來,可是進去之後才發現,父親已經死了,神情很安詳。白佛無法相信,立刻想到父親說的故事,心格外的亂,依然無法相信這一切會是真的。悲戚的辦理了白正喜的後事,白佛覺得搬家,想著遠離這裏也許會更好,既然父親說的一切都發生在這裏,現在避開,是不是就能過上平靜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