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除了這點,範圍又縮小了許多,至少不用去管安德海死後是被誰收去的屍體,也不用管安德海死後埋在哪裏,現在要查的,就是安德海在宮中時期的記載。
“老鄭,你那邊有什麼發現?”韓魏又查看了七八本史料記載,關於安德海宮中生活的細節記載極少,根本找不到什麼特別的事情,也就無從找到線索了。
老鄭放下手中的資料,麵露沉思之色,他也查看了許多史料記載,好一會兒才道:“這裏有本野史,說安德海的屍體最後被運回了老家河北,是慈禧太後暗中下令,由貼身太監一手操辦,隻是具體是由誰來操辦卻沒有說。不過安德海一死,當時慈禧身邊最信任的太監是李蓮英,也就是說很有可能,是李蓮英暗中行事,那麼能接觸到白玉戒秘密的很有可能也是李蓮英。”
韓魏接過老鄭說的野史書,上麵的確提到安德海後事的問題,也不知道可信度有多少,畢竟當時安德海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慈禧太後真的會為了一個死去的奴才,冒這等風險嗎?要知道一直盛傳安德海是麵首,到時事情傳揚出去,不是真的也會被坐實。不管如何,這也是一種可能,韓魏也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和老鄭的中合起來,最終都指向紫禁城,和安德海走的很近的太監,都有可能知曉一些白玉戒的事情。而大宦官李蓮英替代了安德海,身為總管太監,能接觸到的東西最多,也最有可疑。
有了基本的定論,韓魏和老鄭有意識的查找李蓮英的史料記載,這個清朝末年最後一個大宦官,記載的東西很多,各種野史記載層出不窮,但是沒有任何看上去和白玉戒有關聯的東西。
李蓮英的死也是一個謎,眾說紛紜,李蓮英的後人稱是善終,但民間都傳言是他殺。在眾多記載中,很快韓魏和老鄭的目光都落在了一個記載上。傳言1966年,有盜墓的人找到了李蓮英的真墓,進入墓裏,古墓極其考究,裏麵有很多的陪葬品,每一件都是稀世珍寶。棺材完整無缺,可打開一看,裏邊一具屍身蓋著被子躺在那裏,然而在整個屍體部位隻有一顆已經腐爛幹淨的拖著三尺長辮子的骷髏頭,還有一雙鞋底,此外都是空蕩蕩的,連一節指骨都沒有找到。
既然李蓮英墓裏所有的寶物沒有任何被盜的痕跡,並且從他1911年的死亡到1966年的掘墓,前後僅僅55年,屍骨怎麼可能腐爛到“顆粒無存”?也正因為真墓被打開這件事情,世人多半相信是被他殺,最終隻得以保存頭顱。
然而韓魏和老鄭卻不認為是他殺,兩人都想到了白玉戒。李蓮英墓中的情況,和韓家村很相似,同樣屍骨在短短幾年間消失不見。但李蓮英還有頭顱保存下來,而且棺材也沒有損壞,這又有著很大的區別。
“會不會是李蓮英隻是偶爾接觸到白玉戒,所以對身體的影響並不是那麼透徹?”韓魏說出了心中的猜測,可惜不能親眼看到李蓮英的古墓,否則或許可以找到一些線索。
“是與不是,看了真墓就知道。”老鄭說話時眉頭微皺,像是在回憶什麼。
“墓都被盜了快五十年了,去哪裏看……”韓魏話沒說完,便停住,疑惑的看著老鄭,聽老鄭的語氣,好像知道李蓮英墓地的情況,於是問道:“老鄭,你難道去過?”
說完,韓魏也覺得不可能,李蓮英墓被盜掘時,老鄭也不過幾歲的孩童。但是老鄭居然點點頭,隨即又搖頭,看得韓魏一頭霧水,正準備詢問,老鄭已經開口,道:“你還記得跟你說過,我師父習慣將一生的見聞,都詳細的記錄下來,其中就有李蓮英之墓的記載,隻是時間太久,一時間沒有想起來。”
韓魏沒想到,老鄭師傅留下的筆記中,居然還有李蓮英之墓的記載,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難道是冥冥之中天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