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柏也忍不住跟著微笑起來,他知道鄭和說的很對,他在母親膝下生活了十二年,對於母親的性情他很清楚。說實話,這個女人確實很討人嫌。
“她溫柔善良,見不得人間疾苦,可她又有大智慧,知道大道不行時,妄圖改變什麼隻是將私欲強加在百姓身上,天下大同無異於癡人說夢。”
“所以她拋卻師命,忘記世仇,甘願避世,以一顆平常心,融入芸芸眾生之中。”
李柏無聲一笑,終於開口說道:“讓您說的娘親她仿佛下凡的仙女兒似的。如果她身負什麼使命,如此作為,到底是無私還是自私?”
李柏直到今天才知道自己母親的不凡,且想法和自己的那套不改變曆史的理論竟然不謀而合,這讓他在欣喜之餘對母親更加好奇。
他能百分之百的確定母親不是和自己一樣的穿越人士,這樣一來,母親的身份就越發的撲朔迷離。
顯然鄭和也不知道李柏問題的答案,他想了片刻,搖搖頭道:“我不知道,但至少我知道,你母親她拿得起放得下,胸懷瀟灑之極,這一點上,世人多不如她。”
李柏點點頭,所謂舍得,有舍有得,許多人都明白這個道理,但真到了要放棄什麼的時候,君不見不知多少人即便深陷沼澤也不願丟棄懷中的寶箱。
放棄,絕對需要莫大的智慧和勇氣。李柏知道自己肯定做不到這一點,對於鄭和話語中不經意間透露出的崇拜情緒倒也釋然。
“那她到底是什麼身份?”
鄭和低下頭,雙手籠在袖中,似是在思考回憶,又仿佛忽然間睡著了。良久之後才悠悠說道:“她是顛仙人的十二位徒弟之一,身懷千萬人夢寐以求的長生環;同時,她又是大宋皇裔,身負國仇家恨。”
“什麼?”李柏霍然起身,頭碰在車頂,砰的一聲,烏紗襆巾掉落在地,骨碌碌滾到一邊,但他仿佛毫無所覺,隻是不可置信的問道,“大宋皇裔?可……可娘親她明明姓韓啊!”
鄭和翻了個白眼,心說你不學無術也快趕上你娘了。他示意李柏坐下,開口道:“我說的不是趙宋,你好歹也是讀過兩年書的,難道不知道小明王?”
李柏一愣,隨即明白過來,母親確實稱得上是大宋皇裔,如果她是韓山童後代的話。
韓山童,元末白蓮教領袖,至正十一年,與劉福通一起埋石人於黃河河道,並散播民謠“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待石人被挖出,二人便立刻發動起義。隻是很快,韓山童便兵敗被捕死去。
他的妻子和兒子韓林兒在亂軍之中逃往武安,四年後,劉福通發展壯大,將這對母子接到亳州,立韓林兒為帝,國號大宋,是為小明王。
這個大宋國雖說隻存在了十年左右,且皇帝還是劉福通的傀儡,但不管怎樣,它總算是有一套相對完整的政府建製,還曾一度占領趙宋之都汴梁。
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在當時也隻是這個政權之下的一員大將,且因為大宋在北方牽製了元軍主力,他這才有機會在應天慢慢積攢後來爭奪天下的實力。。
至正二十三年,張士誠攻打安豐,時為大宋吳國公的朱元璋將韓林兒救出,安置在滁州,三年後,朱元璋打敗陳友諒,以迎接韓林兒去應天為名,於途中將韓林兒沉入江中溺斃,至此,短暫的宋政權滅亡。
後世曾有評價:韓氏君臣非特有功於中國,其亦大有功於明也乎。
《明史·韓林兒傳》也曾讚曰:“林兒橫據中原,縱兵蹂躪,遮蔽江淮十年有餘。太祖得以從容締造者,藉其力焉。帝王之興,必有先驅者資之以成其業,夫豈偶然哉!”
當然,朱元璋是不會背上弑君名聲的,在他的宣傳下,韓林兒與劉福通都是因為交通事故——翻船而死。
關於這一點,稍微有點頭腦的人都不可能相信,因為當時奉命去迎接韓林兒的廖永忠活了下來,身為接待人員,怎麼可能沒和被接待者待在一條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