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結發與香包(1 / 3)

相公一大早便出了門,隻說是要去做一件對她好的事情,小空不好阻攔,卻仍是有些失落,她害怕今天李柏還會像前一次那樣一去不回,府裏因為端午十分熱鬧,她的心卻是空落落的。

輕撫皓腕上那一條五彩絲線簡單纏繞而成的端午索,她的心稍稍平靜了些,想起相公早晨為自己戴上時嘴裏碎碎念叨的那些什麼“青春美貌”、“長命百歲”的話,她的嘴角不自禁的翹起一個十分溫馨的角度。

將白芷、川芎、芩草、山奈等香料放入剛剛縫好的香包,小空湊到鼻端嗅了下,清香怡人,一雙好看的大眼睛便彎成了月牙,這是前幾天偶然見丫鬟蕊兒縫製時她才知道端陽節時要為自己心愛的情郎縫製香包,來表達自己的祝福和愛慕。

她本以為自己已經將女紅忘記,誰知一拿起針線,盡管腦海裏依然想不起什麼,可她的手卻知道該怎麼去做。不過畢竟不太熟練,這一個小小的香包竟然繡了四五天,好在趕在今天過去之前繡完,等相公回來了還來得及送給他。

放下香包,她又開始覺得無聊,小手托起下巴,眼睛望向窗外的綠樹,櫻桃似的小嘴緩緩撅了起來,嘟囔道:“相公不讓我出門,他卻去了那麼久,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回來呢?”一轉頭,見枕邊放著一本薄薄的書籍,封麵上書“試鶯小集”四字,想起是自己昨晚睡前所看的一本詩集。

詩集是從李柏家裏帶出來的,當初李柏讓她搬去高烜家時怕她無聊,便給她帶上了幾本書,現在搬來了鄭府,書也被高烜在前幾天送了過來。

隨手一翻,四句詩映入眼簾:儂既剪雲鬢,郎亦分絲發;覓向無人處,綰作同心結。

旁邊還寫有幾行小字,頭前兩句寫著: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下麵緊接著又寫了兩句:同心無對影,終老不相期。

似是有人對前麵那四句有感而發,可是緊跟著後麵又有不同筆跡的一行小字寫道:頭兩句抄襲,後兩句強愁,老太婆無聊啦!

這句話看上去相當胡鬧,將前麵兩首詩的意境全毀。

更絕的還是最後兩句話,第一句是:臭小子,敢來消遣你老娘,趕明兒我就上村東頭傻姑家提親去。第二句是:老娘饒命啊,兒子為您打了壺酒藏在床下瓦罐裏,您消消氣,放心,我不會告訴爹爹的。

小空忍不住笑出聲來,她認得第二第四句是李柏的筆跡,那另外的兩句自然就是自己的婆婆了,想著相公與婆婆當年竟是這樣可愛的在詩集上留書打鬧,一時間心中溫暖、羨慕、自傷的情緒同時湧出,說不出是什麼感覺。

她想夜晚常常會夢到的傷痛,喃喃念著“結發”二字,眼神不由自主的望向床裏櫃子上的剪刀。

古往今來,上層社會除非在變天的時候,似乎一直都是一幅和平繁榮的景象,無論在政見上多麼不合,放在台麵上的東西永遠都粉飾的那麼美好。

所以盡管射柳時似乎發生了十分微妙的事情,在接下來的馬球比賽中也看不出絲毫的端倪。皇帝甚至和錦衣衛指揮使紀綱還做出了好幾個非常精彩的配合,輕易便贏得了比賽。

那些文武大臣們一邊歡呼稱讚一邊各自在心裏轉著自己的小心思,都在想今日回府之後或許應該邀請一下幾個朝中好友聚一聚了。

馬球比賽結束,皇帝似乎是有些疲倦,稍事休息便起駕回宮,鄭和要隨駕,李柏隻好獨自坐轎回家。

今天事情的結果在他的意料之中,可進行的如此順利依然讓他覺得有些不太真實。史書上雖然記載了今天這一幕,但在他確定這並不會真的發生之後,這一切無疑就等於是他親手創造的曆史。

所以李柏很興奮,很激動,程度甚至超過了他出生在這個時代剛剛睜開眼的那一刻,現在他隻想快點回家,回去告訴心愛的姑娘:用不了多久,他們就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在一起了。

下了轎子,顧不上下人遞上來的毛巾,李柏快步走到後院,一把推開了自己的房門。

小空就坐在床邊,臉上帶著溫柔的笑容,雙目含情脈脈望著他,分明就是一個等待丈夫回家的妻子,隻是她手裏卻緊緊握著一把剪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