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上山(1 / 3)

“君,人中佼者,是以修行神識,打造心境為主的第三大境。以君為該境第一步,依次為君、皇、尊。”李神醫望著山頂深處,略微停頓後:“還有帝。”

“帝!”除了一直平淡悠然的李神醫外,小牧童他們內心大是震驚,甚至不由自主停下腳步。

帝,多麼霸道的字眼,到了怎麼樣的修為才能用帝來形容,如果有幸稱帝,那會是多麼豪情壯誌的一件事啊。

小牧童內心震驚是必然的,但卻沒有一絲怯意,反而更加有了決心。李神醫看了看三個小孩子,笑著搖了搖頭。

“修行之路任重而道遠,其中的艱辛不用多說想必你們也清楚。早晨僅是過了條河就忍受不了那丁點涼意,今後修煉可別鬧了笑話。”李神醫帶著畫外音打趣道,小牧童的臉不由發燙起來。

“哼!我就是沒準備而已!”小牧童不服氣道,當然心中也知道自己確實欠缺磨礪。

“心有誌向是好事,但也需腳踏實地打好基礎。為何證道之路,有以君為界的修煉與修行之分,區別就在於內心的格局與心境。而第三大境主要就是修行神識與心境為主,講的就是內心與天地的感應,還有自己的方圓。如果僅是一個“帝”字就讓你們內心震撼,以為到了修行巔峰,那還是趁早算了吧,沒多大氣候。”李神醫接下來的話則更是驚人,也瞬間擊碎了原本鬥誌昂然的幾個孩子。

或許是聽到的信息過於龐大而牽動內心,小牧童幾人甚至忽略了頭頂的日曬,就在這片刻間幾人也快到了山頂處。

久住深山的人自然知道,靠近山頂處的草木灌林要比半山腰的茂密很多,因為山與山之間的遮擋,太陽的升落導致山腰以下的植被是無法一年四季長期受自然光線照曬的,這也是為什麼遠看山脈,山頂的綠色要重於山腰以下的原因之一。

小牧童他們一行四人,自然也靠近了那道樹木分界線處,再往上去就是真正的參天巨林了,還沒進入其中小牧童甚至都感受到了涼意,那是長期被茂密樹冠遮擋陽光所積的陰涼。

“修行到帝,還不是巔峰盡頭?”小牧童依舊不放棄問道。

李神醫頓了頓,因為要進山了就略做修整,他似乎就怕小牧童被挫了銳氣不問接下來的話。

看著眼神堅定的小牧童,李神醫笑了起來,很是滿意得到的答案。

“對,帝,第三大境界的頂峰。如果君為人中佼者,那帝就更是翎毛鳳角般的存在。一般到達帝境,移山填海是常事,更甚者,直攬星月。”李神醫語氣堅定道:“人上人為君,可遊走四方。君中勝為皇,能稱霸一方。皇上皇謂尊,即開山立派。尊中首為帝,統領君尊皇。”

一口氣說完後,李神醫看向三個孩子,目光停留在小牧童身上,甚是嚴厲繼續說了下去。

“修行四大境,起凡末帝,卻也隻有三境。這三大境中,凡修煉血脈分三階,師修煉體膚筋骨分四階,邁過俗身凡體的坎後,則君修煉方圓神境分五階,到了帝後,需修三世,每世六階,也就是三轉十八階,封神!”李神醫望著愣愣發呆的小牧童幾人,似乎也覺得過早告訴他們這些會對修行造成妨礙。

但玉不琢不成器,木不雕不成材,壓力轉化成動力,總好過畫圈為牢,隻知追求稱帝就足以的籠中人,雖說帝可號令群雄,但帝之上的神,也是有很多區分的啊……

“神之後,便是第四大境的開始,至於後麵的境界劃分,有一天我會告訴你們的,或許靠你們自己就可以追尋。其他的就看你們努力了,小家夥們。”李神醫算是交代了一些事,挽了挽袖子進入了山林。

小牧童在一陣恍惚後,不自覺的手湊向了彩晴,似乎是潛意識想讓自己平靜內心下來。

果然,在握住彩晴冰涼纖細的手後,他內心一陣清涼恢複了意識。而彩晴半天才意識到自己被人牽住了手,紅了臉回過神往回抽了抽手,小牧童才反應過來自己厚顏無恥的行為。為了化解尷尬輕抽了一把小金子後腦勺,拉起小金子就跑進了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