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歐洲花園——荷蘭的迷人風采(3)(3 / 3)

在建築物近旁,在河畔,在橋邊,荷蘭獨特的風車隨處可見,構成如畫的景色。

市內交通十分方便,有公共汽車、有軌電車、地鐵和各類船隻。

乘車經常要過橋,過河,在河網裏穿梭行駛。市區街道整齊清潔,其最大特點是居民住戶的樓層窗台上都養有五顏六色的鮮花,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歐洲港口花園城市。在郊區有許多菜園和花圃,種植各種蔬菜和花卉。商店裏商品琳琅滿目,市場供應極大豐富,出售的貨物大部分來自歐共體。街道上奔馳的有意大利、德國和日本的汽車。家用電器一應俱全,除荷蘭本國的飛利浦產品外,尚有日本索尼、鬆下、日立和德國西門子公司的產品。通訊郵電發達,街道上公用電話亭到處可見,對外聯絡頗為方便。各國風味的餐館、酒家、快餐店鱗次櫛比,還有華僑餐館供應地道的中餐。鹿特丹也是一座著名旅遊城市,它每天要接待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市內有許多博物館、畫廊、公園、圖書館、電影院和音樂廳。人民可以充分利用休閑時間去尋求生活的樂趣。

鹿特丹市政當局計劃在未來幾年內將它的城市中心擴展到馬斯河南岸,是通過埃拉斯穆斯橋向南延伸的,該橋目前正在建造中。科普範祖伊德(Kopvan Zuid)是一個新的、生氣蓬勃的綠色地區,占地麵積為125萬平方米,正沿著舊港的沿岸興起。這個地區將建設成為集住宅區、辦公樓、商業和娛樂設施為一體的綜合區。第一批新的住宅樓計劃可居住5300個家庭。

1994年起開始修建新的地鐵車站。紐約飯店和航海模擬中心已經落成,並投入使用。“五洲”外國節日市場將設在原先的貿易中心內,這是一個有蓋市場,來自世界各地的商品每日均可在那裏出售。活動廣場經常有音樂演出,在保稅倉庫建築內有許多酒店和餐館為廣大顧客服務。

3.風景素描

鹿特丹還是一個旅遊勝地。旅遊者可以乘車遊覽各個景點,有一座小港是1620年英國清教徒從這裏啟航到美洲普茨茅斯建立殖民地的地方。

鹿特丹的舊城中心戴爾福斯哈溫和新的市中心的超現代化或未來主義的建築也都給遊人增添了特殊的興趣。在鹿特丹港口附近建有一座高185米名為“伏洛馬斯特”的望塔,塔內設有旋轉電梯,遊人可乘電梯登至塔頂,鹿特丹市景盡收眼底。

在德夫哈芬,您會發現恍若風景畫的荷蘭舊街。約375年前,英國清教徒為了宗教信仰,而從這兒乘船到美國去。此外,德夫哈芬也以身為派特·海恩(Piet Heyn)的出生地而聞名。這位誕生於1577年的西印度公司船隊司令,曾俘虜西班牙“寶藏”船隊,至今他的雕像仍矗立在派特·海恩廣場上。

博曼斯美術館內的收藏含括了14世紀到19世紀中葉西歐著名畫家的畫作,如魯本斯的《蘇珊娜富曼》、波希的《放蕩子》、《地獄》、《加納的婚禮》等等。主宰19世紀畫史的畫家如凡·高、莫納、高更、畢加索等人的畫作也不少,二樓還特別辟室展示20世紀的作品,收藏相當豐富。

小孩堤防位於鹿特丹南麵12千米處。在小孩堤防,19座風車麵對麵排列成兩排:一排圓形磚結構的風車為這個地區進行排水;另一排八角形的風車可讓當地免受滅頂之災。其中有部分風車向公眾開放。它們將讓遊客們對從前風車主及其家庭生活留下逼真的印象。1997年,這裏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

三角洲工程是迄今為止世界最大、最為壯觀的防潮工程。由於地形特殊,荷蘭經常會發生洪水。其中1953年發生的一次洪水是荷蘭曆史上最大的。在這場洪水中,許多堤壩被毀,土地被淹,人們的生命和經濟遭受重創。洪水過後,荷蘭境內的大片土地一片狼藉。看到這樣的情景,荷蘭政府決定吸取教訓,在原有的基礎上加強水患整治工作。

於是,一場關於建造三角洲工程的計劃開始醞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