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街,本就是華天市最為繁華的旅遊街道,從南到北足足有兩公裏長,而且還是純粹的步行街,一般來說就算是很有興致的遊客,也基本上不會從頭逛到尾。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這一條常常的街道,也被默認分成了南街和北街。
林老的這家古董鋪子,便是屬於南街,不過,在南街之上,像是這樣的古玩店是比較少的。
因為交通導致的人流分散,南街這邊的遊客相對而言是比較多的,所以南街上的這些店鋪基本上也就是靠著這些外來的遊客養活,像是林老的店,可以說是另類了。
這個事情在吃飯的時候林老也有說過,這一家麵積龐大的店鋪,他已經是經營了很多年了,早在華天市的旅遊業都還沒有發展起來的時候,就已經是屹立在此,而在這一條街漸漸的繁華起來之後,也是有不少的商人想要從林老的手上買下這塊地皮,不過林老並不缺那點錢,這古玩店就是他的命根子,怎麼都不會放手的。
所以,不管周圍的店鋪如何的變遷,這一家古色古香的店鋪依然沒有變化,倒也成為了一道奇特的風景線,生意甚至還好了不少。
而北街,相對於南街的人來人往,就顯得是冷清了不少了。
一般朝著這裏走的,除了華天市的本地人,大多就是一些在奇特的旅遊者了。
這裏的地皮比南街那邊要便宜不少,所以也就催生了很多冷門的店鋪,再加上這條街本來便是古玩街,所以大多的店鋪經營的也都是古玩生意。
而且跟南街那種秩序井然略有不同,在這裏的路邊上,隨處可見一些扯幾張塑料布,搭兩個桌子便支起來的地攤。
“這個地方倒是沒有那麼鬧騰了。”馮輝笑了笑說道:“乍一看,還真有點潘家園的味道。”
“是啊,但願這裏的東西能夠看得過眼,不是南街那邊拿來坑遊客的工藝品。”王靖笑著說道。
雖然說馮輝自稱對於古玩一竅不通,但是怎麼說他也是一個玉雕師,而且還是大師弟子,水平不差。
說起來,玉石古玩也是想通的,都得靠眼力,一個玉雕師,眼力怎麼也不會差到哪兒去。
就在王靖身旁不遠處,一家店鋪的外牆正好是設計的凹陷進去一塊,在那凹陷之中,一個老頭兒支了一個地攤兒,雖然地方不大,不過東西倒是不少,一米方圓的塑料布上,被擺的滿滿當當。
大大小小,從錢幣到銅器,各種各樣,尤其是以各種銅幣居多。
看到這些銅幣,王靖倒是想起了現在還被自己藏在臥室裏麵的那一大堆古幣。
一直都在忙碌著各種事情,王靖基本上都沒有什麼時間去整理自己的那些收藏,不說銅幣了,其他的玉石,小古玩之類的東西也就那麼塞在櫃子裏麵。
別的不說,這些銅幣,在自己那個略顯潮濕的房間裏麵,很快就會加劇鏽蝕的。
看來等這次瑞麗之行結束,自己得是好好的整理一番了,那些銅幣,大多腐蝕嚴重,收藏的價值也不大,隨便找個人出了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