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撿漏啊!(2 / 2)

剛開始還以為是自己的錯覺,後來慢慢研究了一段時間,才發現似乎一般的東西並不會出現這樣的光,隻有一些有年份的,有價值的東西才有。

王靖本來就不是一個喜歡張揚的主兒,這事兒誰也沒敢告訴,一有時間就自個兒琢磨,這麼久以來也大致弄清楚了光暈和物品之間的關係。

不多時,王靖就給這些古瓷片歸了類。

大多數瓷片都是晚清到民國之間,這些貨色根本就不值錢,按麻袋裝都不一定有人要。

除了這些還真有幾件青花瓷碎片,隻是碎片太小,而且磨損嚴重,幾乎沒有價值。

拿出自己以前的書包,王靖也不管會不會損壞,直接一股腦裝了進去,這才將視線放在了最後的兩片古瓷片上。

這兩片古瓷片,之前混在瓷片堆裏麵的時候看不太出來,現在單獨分開了,竟然還能看出些古色古香的味道。

被王靖擦幹淨一片瓷,釉體晶瑩,均勻的底色上,一抹黑色蕩漾開來,隱約能看出是半隻飛鳥。

本來王靖還不是很確定,但現在看到瓷片上的光暈,一下子就確定下來。

元青花!

不管是市場萎靡還是火熱,每當有元青花問世,都能夠炒到天價。

當然,天價的都是完整瓷器,不管是什麼樣的古玩,最重要的都是完整度,無論多寶貝的東西,一旦變成了殘器,價格都會大打折扣。

像王靖手中的瓷片,雖然也是元青花,但是價格比起整器來根本就是天上地下。

而另外的一片,則是磁州窯。

磁州窯起於宋朝,也興於宋朝,可以說為後世青花,彩繪瓷器奠下了基礎,品相好的磁州窯,價值要遠高於最為人熟知的青花瓷。

王靖手上的磁州窯瓷片大概一個巴掌大小,比元青花的那片略大一些,但價值是遠遠比不上的。

沒想到那兩個家夥用來碰瓷的碎瓷片中竟然還藏著這樣的寶貝!

隨口糊弄了幾口飯,王靖用報紙將那兩片瓷器仔細包好,放在了書包的最上層,隨即出了門。

此時大概兩點多鍾,氣溫反倒是更高了,王靖頂著大太陽追上了公交,準備到潘家園跑一趟。

之前王靖一直都在琢磨,自己這個莫名其妙的能力到底有什麼作用。

今天看到那些碎瓷片,王靖才潘然醒悟。

撿漏啊!

古玩收藏水太深,老爸經常跟王靖念叨這句話,即便王靖報考了考古係,依然不讓王靖碰這些。

王靖也記著老爸說的話,很少跑那些古玩市場。

古玩這東西,真真假假,不少贗品連專家都看不出真假,王靖自然不覺得以自己這半吊子的水平,能靠著這個發財。

但現在不一樣啊,自己的能力簡直就是為了撿漏而生的,別人看不清楚,弄不明白的,自己一眼就能看的差不離。

王靖晃晃蕩蕩的站在公交車上,心中無比的火熱,仿佛看到了一扇大門正朝著自己敞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