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鬆下論管人之育才篇(3 / 3)

如公司的創業動機、公司的曆史、傳統與使命、如何貢獻社會等,經營者本身自己明白是不夠的,要隨時教育指導員工。

即使是規模很小的公司,也要將上述事項貫徹到每一個員工內心,他們不但不會在外麵批評自己公司的缺點,反而比老板更會宣傳優點,而且業績自然也就會隨之上升。

培養員工的細心

雖然我們都了解,體貼細心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但是確切地實行,卻非朝夕間的訓練所能磨煉出來的。

鬆下有事打電話給某個公司,對方接電話的人說:“董事長到外地出差,兩三天內不會回來。”鬆下正要掛電話,但對方接電話的人又說:“請等一下,您如果有急事的話,我想辦法和他聯絡。”鬆下問:“你能和他聯絡嗎?”她說:“是的。”鬆下說:“那麼請轉告他,今天晚上打電話給我。”

結果,我要找的人晚上確實打電話來。為此我們盡早地把事情解決掉了。如果在鬆下打電話時,對方的人不說“我跟他聯絡一下”的話,是不能那麼快地把事情處理完的。

這件事,看起來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但是鬆下認為這個公司的人員,能夠迅速處理這件事是很不簡單的。他相信他們的董事長,對於日常與人相處和電話接答的細節,有著嚴厲的要求,所以盡職的人員也能遵照他的訓示,做隨機應變的回複。

在日新月異的今天,如果人們犯了一天的差錯,可能招致不可挽回的局麵,所以這種體貼而用心的表現,看起來似乎是不足掛齒的細枝末節,其實是非常關鍵的。

這種事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不簡單,為了要隨時能有效地聯絡,平常的員工訓練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要檢討,這種訓練是否確實在各部門間推動著。

切忌紙上談兵

如果一位遊泳選手,為了學習遊泳的技巧,隻聽理論講解,不下水實習,100%是學不會遊泳的。要學會遊泳還是要先泡在水裏,起碼要喝一兩口水,體會那種痛苦的過程,所學的理論才能派上用場。如果沒有這種實地訓練,3年遊泳課程理論,一點兒作用也不會有的。

如果沒有經營的經驗而去參加研究會,會與那些聽3年名教練的講課,而不會遊泳的人是一樣的。所以,我們要對日常工作全神貫注,付出心力,然後相互交換意見,這樣才能融會貫通到自己心中,成為自己的知識與經驗,切忌空談而不付諸實施。

宜早不宜遲

有位社長對鬆下說:“我們旅館在開業以前,已經做好了周詳的準備工作,不管是在建築設備還是用具上,都下足了工夫,而最讓我自豪的就是我們早在兩年前就對員工進行了培訓,所以我們開業後經營得十分順利。”

聽了他的話鬆下很佩服。的確,如果隻有豪華的設備而缺乏熱忱服務的旅館,是不會讓顧客滿意的。隻有周到的服務,才能讓顧客感到舒適而想再度光臨。

因此,對於員工及早培養以達到服務顧客的目的,是每家旅館應有的常識。若沒有做到這一點,經營者就該好好反省了。而像我們剛才提到的那位社長那麼早做準備的也不多見。

讓顧客感到高興而滿意的服務,就是服務人員能夠適時適地為顧客處理相關事宜。所以,不管哪個行業,在原有的製度上加強服務訓練都是絕對有必要的。建立良好的服務體製,宜早不宜遲,否則會產生事倍功半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