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正處於一個終身學習的時代。學習、不斷充實自己是生活和工作的主題。由於社會變化越來越快,我們已有的知識和技能很快就會變得陳舊、過時。因此,就像我們的身體需要不斷地新陳代謝一樣,我們的大腦也要不斷地“充電”。
嚴格地說,不管員工們願意不願意,自覺不自覺,每個人的一生都在接受教育,每個人都在進行終身學習,因為他們置身其中的公司就是一個大學校。在為事業而進行的奮鬥中所接觸到的經驗,都是這所大學校裏最好的教材——因為它們深入淺出,生動翔實,極具針對性和實用性,絕非那些脫離實際的所謂理論可比。隻要員工開放自己的耳目,他們就可以隨時隨處吸收很好的知識。
年輕的彼得·詹寧斯是美國人ABC的晚間新聞當紅主播,他雖然連大學都沒有畢業,但是卻把事業作為他的教育課堂。最初他當了3年主播後,毅然決定辭去人人豔羨的主播職位,決定到新聞第一級去磨煉,幹起記者的工作。他在美國國內報道了許多不同路線的新聞,並且成國美國電視網第一個常駐中東的特派員,後來他搬到倫敦,成為歐洲地區的特派員。經過這些曆練後,他重又回到ABC主播台的位置。此時,他已由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小夥子成長為一名成熟穩健而又受歡迎的記者。
專業能力需檔斷提升組合以及刺激學習的能力相配合。所以,不論是在職業生涯的哪個階段,學習的腳步都不能稍有停歇,要把工作視為學習的殿堂。你的知識對於所服務的公司而言可能是很有價值的寶庫,所以你要好好自我監督,別讓自己的技能落在時代後頭。
通過在工作中不斷學習,你可以避免因無知滋生出自滿,損及你的職業生涯。可以提高你的自身修養,使你為公司的貢獻有了一個更好的基礎。時時刻刻不忘給自己充電,最好能製訂一個合理的終身學習計劃。
5.創新才有競爭力
每個軍人每天都必須和世界上好幾百萬的軍人競爭,隻有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能,精進自己的競爭優勢以及學習新知識和適應環境,這樣軍人才不會成為退伍軍人統計數據裏頭的一分子。
——西點軍校丹尼爾·辛克萊上尉
西點軍校的學員一直被鼓勵:要有創新精神,不要挖掘自己的創造力。在課堂上教官經常給他們提供這樣一個案例:在研究噴氣發動機的燃燒器時,氣體湍流紊亂所造成的燃燒不穩定問題一直困擾著研究人員。怎樣解決這一問題呢?科技工作者想到了大漠裏的沙丘。
無論風怎樣吹,一座座沙丘都能保持十分穩定的形狀。原因是氣流繞過沙丘後形成的旋渦特別穩定。研究人員將沙丘現象與燃燒器問題聯係到一起:如果將噴氣發動機燃燒器改為沙丘形狀,必然可以使噴氣發 動機內的火焰十分穩定地燃燒,大大提高噴氣發動機工作的可靠性。於是,創造性思維使沙丘與發動機這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事物聯係了起來,經過不斷的努力,科學家終於成功地發明了“沙丘駐渦火焰穩定器”。
可見,創新思維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不歇動力。而創新性思維是現代職場中最具競爭力的思維。在一定意義上,創新與成功是一致的,要成功必須創新。
在現代職場中,一些新人對工作重守不重攻,一切因循守舊,缺少創新精神。他們認為創新是老板的事,與己無關,自己隻要做好份內的工作,對得起那份薪水就可以了。
曾經擔任美國通用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的斯隆是個十分重視培養員工創新意識、十分重視開發員工創造力的有識之士。每當公司新聘研究人員,他總是對新來者說:“我不知道我們要你研究什麼,也不知道該得到什麼結果。這些都是你的任務。我惟一的要求,隻是希望將你認為正確的東西寫下來。你不必顧慮我們的反應,也不必怕我們不同意。尤其重要的是,你不必為了使你的建議易為我們接受而想到折中。在我們公司裏,談到折中,人人都會,不必勞駕你提出。”對經理人員也如此。有一次,斯隆主持經理人員會議,討論某項重要決策。與會者對公司決策層提出的方案表示完全同意,一致擁護。眼看就要付諸表決了,沒想到斯隆突然宣布:“現在休會!這個問題延期到我們能聽到不同意見時再開會決策。希望大家多動腦筋,真正了解我們的決策。”
斯隆的管理思想與管理實踐,滲透著對創新的急切企盼與強烈要求,也是一種很有特色的培訓方法與培養手段。可以相信,在這樣的氛圍中,廣大員工的創新意識一定能很快的增強。
縱觀事業上取得成功的員工,他們一般都不會從常規的角度考慮問題,而是站在創新的角度分析、解決問題。對於勇於創新的員工,老板們常常是愛如掌上明珠。因為當今市場日新月異,競爭激烈,公司員工創新力的高低,決定著一個公司創新力的高低,而公司創新力的水平,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公司的競爭力。
讓我們好好領略一下創新的強大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