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創業去(4)(3 / 3)

你可能會反駁,吹牛的人多討厭啊。對,如果一個人吹牛的時候,讓所有人有很討厭的感覺,那他就不是創業者式的吹牛,因為他達不到整合更多資源和更多幫助的結果,這就是一場失敗的、真正的吹牛。

菲爾德的創業失敗史

說到這兒,一個企業家、一個創業者應該具備的素質,我們已經歸納了三條:第一,樂觀的稟賦;第二,行動的能力;第三,吹牛,整合資源的本事。那請問,一個企業家還應該具備什麼樣的素質呢?

我們接著說大西洋電纜商業傳奇後半截的故事。到了1857年,可謂是萬事俱備,就欠幹活了。兩艘船都是借來的,一艘裝一半電纜,開始往大西洋的深處開去。

剛開始的時候順順利利,但是第六天出事了。這一天的深夜,電纜突然崩斷,消失在大西洋漆黑一片的海底,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為什麼會斷呢?兩個原因:第一,操作不熟練;第二,機械太落後。當時,要一邊放電纜,一邊踩刹車。一旦刹車踩緊了,電纜就容易斷。

還記得前麵有個英國人問過菲爾德,要是斷了怎麼辦?菲爾德早就講了,再幹一次。可問題是,這次損失真挺慘重的,因為已經走了400英裏了,這已經是當時最長的海底電纜了,英法海底電纜才40英裏,這條電纜是它的十倍。損失了多少錢?10萬英鎊。菲爾德在英國人那兒也不過募到了35萬英鎊,這一次就損失了將近三分之一。更重要的是,損失了一年的時間,需要重新生產電纜。

沒關係,1858年接著來。6月份,兩艘船又出發了,不過這次不是按同一條線走,是兩艘船到大西洋中心會合,然後向兩邊分開行駛,這樣比較有效率。

剛開了三天,又出事了。這次是天災,百年不遇的暴風雨來了。大概一個星期後,兩艘船才脫險。按說這麼大的軍艦,應該有抗風暴的能力,可是這兩艘船都被改裝過,因為要裝的電纜太重了,為了裝更多的電纜,所以整艘船的配重都進行了改裝,它抵禦暴風雨的能力自然就下降了。尤其是英國人那艘“阿伽門農號”,被吹得一塌糊塗,不僅船體受損了,電纜也被絞成了一團,很多電纜的絕緣層都被破壞掉了。

這時候,所有人都傻了,怎麼辦?難道還要接著往前鋪嗎?這個時候,菲爾德創辦的公司——紐約紐芬蘭倫敦電報公司的董事會裏麵就有人坐不住了。他說:“我們把剩下的錢分了,把倉庫裏剩的那點電纜賣了算了,不幹了,這事太不靠譜了。”

但是菲爾德這個時候就體現出了一個創業者的精神:憑什麼不幹?現在,我們庫裏的電纜還足夠再幹一回,馬上接著幹!

6月份出的事,8月份兩艘船再次出發。這一次出發,就有點灰溜溜的了。我們中國人講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所以當第三次出發的時候,沒有什麼歡送儀式,沒有什麼神父祈禱,也沒有什麼香檳酒,就悄無聲息地開始往大西洋裏麵走去。這一次終於成功了,雙方順利抵達了歐洲和美洲的陸地。

接下來,當然就是各種慶功儀式了,據當時的旁觀者說,菲爾德牛到什麼程度?盛大的慶典儀式上,總共三輛車,第一輛由菲爾德乘坐,第二輛車由美國那艘軍艦“尼亞加拉號”的艦長坐,第三輛馬車上麵是誰?美國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