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楚穎
作者簡介:袁楚穎,蘭州市紅古區檢察院紀檢組組長。
【內容提要】“忠誠、為民、公正、廉潔”政法幹警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在政法領域的集中體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製度的內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是指引我們廣大幹警思想和行動的基本準則。作為檢察隊伍中的一員,從投身於檢察事業的那一刻起,心中就樹立了矢誌不渝的信念,那就是忠於黨和人民,忠於法律,清正廉明,懲惡揚善,為維護社會安定和人民利益貢獻全部力量。紀檢工作要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著力加強作風建設,著力加強反腐倡廉建設,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改革創新,狠抓落實,為檢察工作的科學發展提供政治、紀律和作風保證。
【關鍵詞】 忠誠 為民 公正 廉潔 紀檢工作
以“忠誠、為民、公正、廉潔”為內容的政法幹警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係在政法領域的具體體現,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的重要環節。政法幹警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精髓,開展政法幹警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實踐活動,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建設的重要舉措,我們要充分認識到以“忠誠、為民、公正、廉潔”為基本內容的政法幹警核心價值觀是幹警的精神之魂、立身之本、執業之基、發展之源,深入踐行政法幹警核心價值觀對於加強隊伍建設、提升工作科學化水平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曆史意義。紀檢工作者要結合紀檢工作實踐,在準確理解、正確把握、自覺踐行政法幹警核心價值觀的科學內涵和本質要求上下功夫,堅持用政法幹警核心價值觀引領檢察工作和隊伍建設,真正使政法幹警核心價值觀內化於心、外踐於行,成為全體政法幹警共同的精神支柱和必須遵循的行為準則。
一、堅持忠誠的政治品格,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
忠誠是政法幹警核心價值觀的基石,是全體幹警必備的基本政治品格。“忠誠”就是要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忠於法律,這是政法幹警的政治本色。忠誠是前提,為民是主旨,公正是靈魂,廉潔是基石,四者相輔相成,構成了有機統一的整體。沒有忠誠,為民、公正、廉潔就會迷失方向;沒有為民,忠誠、公正、廉潔就會失去意義;沒有公正,忠誠、為民、廉潔就缺乏標準;沒有廉潔、忠誠、為民、公正就得不到保障。弘揚政法幹警核心價值觀,就是要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將忠誠、為民、公正、廉潔的價值理念落實到執法辦案和各項建設之中,充分發揮廣大幹警的主觀能動性,努力以公正、廉潔、為民的實際成效贏得社會的認同,切實提升司法公信力。作為一名檢察工作人員,要以對黨高度負責的精神,把心思和精力用在維護穩定、保障民生、服務發展上,用在發展黨的事業上,認認真真、紮紮實實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一年來的工作實踐中使我充分認識到,紀檢組長這一崗位,是黨組織的信任,幹警的重托,隻有幹好工作的責任,絕沒有吃老本的權利,必須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強烈的事業心,把工作認真幹好。我們的工作做好了,才會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我們黨的執政根基才會穩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才會更加鮮豔奪目。
二、執政為民是黨的根本宗旨,是政法幹警的宗旨理念
“為民”,就是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係,利為民所謀,切實做到執法“為民”,是政法幹警的宗旨理念。
“為民”,就必須切實增強對“人民性”的理論認同、感情認同和實踐認同。要切實解決“權從何來、為誰司法、為誰服務”的根本立場問題,把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作為司法工作的根本宗旨,把人民群眾的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人民群眾的需要作為第一選擇,把人民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堅持以人為本、司法為民,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檢察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真正把重民生、排民憂、解民難作為確立工作思路、加強自身建設的依據,真正做到符合民情、體現民意、服務民生、贏得民心。【17】
“為民”,就是把群眾工作做得更細些,讓群眾得到更多實惠。“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人民檢察院的各項工作都是為人民服務,因此,一定要緊緊依靠人民群眾。檢察機關、檢察幹警和人民群眾的關係,是血肉、魚水的關係,得不到群眾的支持和擁護,我們的事業便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隻有紮根於廣大人民群眾的土壤,我們的事業才會根深葉茂。作為一名在基層工作的黨員、檢察工作人員,我們出身於普通家庭,來自於人民群眾,人民群眾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我們必須時刻牢記“人民檢察院”前麵的“人民”二字,堅持人民性,當好人民公仆,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要堅決克服“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現象,把群眾當親人,耐心傾聽他們的心聲,解答他們的問題,努力做到情為民所係、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