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第十七章 愛河清漪(三)(3 / 3)

官場的故事要說精彩也精彩,要說無味也真無味。討論會強調的是即席發言。但許多地方都是帶著書麵材料來的。在主報告還沒有出現前,但各地“筆杆子”早就通過市委辦公室的“內線”知道祝一鳴主報告內容,根據這個內容製定各縣區領導的發言內容。其中最為精彩的是對主報告的理解,這種“理解”當然是對主報告大唱頌歌,曲調雖然相同,但每個人的言詞絕不雷同,可謂吹拉彈唱,絕技迭出,精彩紛呈。另外,一定要談貫徹落實主報告的內容,這是發言的重點,它充分體現發言者在思路和執行方麵的創造性,反映各地經濟發展的特色,這可謂魚有魚路,蝦有蝦道,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按照去年年底江河市經濟工作會議的精神,今年全市經濟的增速為百分之十。帝陵市在上個月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是確定為百分之十,但是,今天的發言,龔春陽卻放了一顆衛星:要把經濟增速由百分之十提高到百分之十二。他說這樣做的目的是要在經濟發展困難時期為江河市委市政府分憂,為推動全市經濟的發展勇挑重擔,並闡述了實現這一挑戰性目標的可行性。他的高調發言引起了連鎖反應,各地區的一把手在發言中都調高了經濟增長速度。到了袁圓芝這裏,他已把經濟增速隨機應變地提高了五個點,為了證明其可行性,一些雲裏霧裏的項目都變成了即將上馬的項目。他們這樣做的內在動力和外在壓力,已經不是經濟工作本身,而是為了政治上的角逐。

最後輪到李毅發言。他沒像其他人一樣讀預先準備好的稿子,而是真正的即興發言。他說,祝書記報告提出的經濟發展的思路、目標和措施是富有創見的,符合本市實際和切實可行的,各地的貫徹落實措施和挑戰性的目標是令人鼓舞的。但是,三真山市原定的百分之十的經濟增長目標不能變,因為實現這一目標已經難度很大了,不經過艱苦努力是完成不了的……

李毅在發言的時候,下麵就有一些人在竊竊私語,感覺李毅在骨子裏與他們唱反調。他們偷偷觀察祝一鳴的表情,隻見祝一鳴專注而嚴肅,香煙一支接著一支。有人開始幸災樂禍,揣摩祝一鳴怎樣訓斥這個不識時務而自以為是的愣小子。

祝一鳴召開這個經濟工作務虛會,本來的目的就是為市委換屆造勢,為自己駕馭全局的能力和地位造勢。既然是造勢,那就必須符合中央的精神,得到上級領導的首肯。聽了各地一把手的發言,感到在經濟增速上相互攀比是一種傳統的思維方式和發展套路,既沒多大的可行性,也不符合中央的精神。而李毅所提出的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倒是可以做大文章、好文章的,上海市去年的經濟增速排在全國最後幾位,因為做足了加快經濟發展方式這篇文章,反而得到了中央的高度評價。想到這裏,本不準備再發言的他又臨時插話道:剛才聽了各位的發言,感到大家信心很足,各具特色,都值得肯定。但是,我更為欣賞的是李毅同誌的觀點,要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作為經濟工作的主線和最大亮點,這與我的思路不謀而合。我認為,這個問題不僅僅是今年經濟工作的核心問題,也是今後相當一段時間內經濟工作的核心問題。請下麵發言的同誌側重在這個問題上談談自己的看法。

那些希望李毅挨訓的人心中很失落,同時對李毅又充滿了忌妒。各地的一把手發言定了調,祝一鳴對這些調又作了批語,二把手就很難開口了,他們既不能將一把手的調子推翻,又不能再為一把手的調子作辯解,再說時間也不早了,薛夕坤市長還要作總結發言,大家也就不再吱聲了。

薛夕坤的總結發言也是早就準備好了的書麵報告。他剛才在聽到各地在經濟增速上攀比時感到這是個危險的信號,因為自己今後不管是繼續當市長或者當書記,這樣一種不切實際的目標一旦實現不了,自己都要承擔很大的責任。幸虧祝一鳴接過李毅的話頭作了“點睛”之筆,現在薛夕坤的總結發言也作了臨時變動,他以祝一鳴剛才的“點睛”之筆作開場白,圍繞著這條主線一邊參考原稿的內容,一邊進行臨時發揮。

祝一鳴、薛夕坤和李毅雖然各自的出發點不一樣,但他們在經濟發展的觀念上取得了高度的一致。其實,不管是在官場還是在商場,許多“一致”並非個人意誌決定,而是時勢所致。

……

在江河市經濟工作務虛會結束的第二天,江河市日報、省報的頭版頭條都刊登了有關這次會議的新聞報道,其醒目的標題是:江河市委書記提出,要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作為經濟工作的主線和最大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