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節 民心(2 / 3)

劉高平聽到朱駿此言,臉色頗為歡喜,卻聽朱駿又悲嗆道:“隻是朱駿父母被人垢害,逃遁他鄉,如今音訊全無,生死不知。父母生死尚且不知,朱駿何以安身立命?”

古人以孝為先,朱駿這番話頗為煽情,神色悲嗆,眾人聽了無不唏噓。

劉高平愕然,轉而道:“朱公子武藝精深,氣質不凡,令尊也定然不會是泛泛之輩。不知朱公子可否告知劉某令尊高姓大名。我少時遊曆幽燕之地,與各地江湖好漢頗有些交情,說不得對公子尋父之旅會有些助益。”

朱駿暗道你是北地綠林,我卻是南國黑道。中間雖隻隔了一條華河,卻是如天之南,地之北。這幽燕國或許人人認得你劉高平,若是我老頭子當真流落北地,還可能要仰仗一下你,但是他現在還不知躲在中京附近哪個角落裏呢,怎麼可能叫我指望你去給我找父母。

朱駿剛穿越而來的時候,對老父老母感情並不太深,但是這些人都是自己在這個世界真正的親人,沒了他們,自己就算在這個世界攀得再高,走得再遠,又有何意義。無論是親情、愛情還是友情,情之一字都是相互的。這幾個月的穿越生活,朱駿已經接受了這個事實。他早已經把自己溶進了漕幫朱家這個家庭之中。這個家中有自己這個世界上的血脈相連的親人,有心中憐愛不已的碧兒,還有那個對自己忠心耿耿的老劉。朱駿覺得這些人才是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生活的根本所在。

朱駿麵顯感激道:“劉將軍之恩,隻待來日再報。等朱駿尋到父母高堂,必定投效將軍,為我漢家而戰。隻是如今重擔負肩,不能為將軍效力,望將軍垂憐。”

劉高平見朱駿始終不願鬆口,心中頗為不暢,隻是大庭廣眾之下卻也不便發作。

隻見一個師爺模樣的人在門外逡巡已久,走到劉高平身邊低語一番,劉高平乍地坐起身來,須發飄飛,頗帶怒意,冷笑道:“好個餘冬,敬酒不吃吃罰酒的家夥。阿邴,你速帶兩百士兵去城東餘家,給我把它操了。對這些甘做白涸走狗的漢奸,正該斬草除根,以驚醒世人。”

坐下眾將麵麵相覷,楊武站在堂中疑惑道:“將軍為何事發怒,城東餘員外是厚道人,為善鄉鄰,眾人稱道,莫非與我們下屬兵士有了什麼誤會?”

劉高平看了一眼那師爺,道:“楊小哥,這餘冬也是我熟人,數年前前柳寨一戰,正是此人帶蠻子軍兵圍堵與我平北軍,若不是你大哥阿邴機智,此時卻哪裏還有我們太行平北大營。剛才兵士來報,說是在餘家發現蠻子蹤跡,那餘冬卻是百般維護,少時我遊俠陽澤,便與這餘冬頗有怨隙。大丈夫報仇,十年不晚,今日正該一起把帳算了,這趟我親自去。”

手下眾將都微微點頭,想起數年前前柳寨血站,頗為激昂,一個個出聲附和。楊武察言觀色,卻是拱手道:“大哥,如今我楊家已經全部加入太行大營,對大哥之命必然奉若聖音。可是大哥你想想,我們平北大營如今剛出太行,想要在北地做一番大事業,卻是應該好好拉攏民心,不宜得罪地方豪強勢力。大哥,那餘冬雖然以前與我們平北大營頗有怨隙,但是今時不同往日,如今我平北大營已然受南國陛下分封,在北地領馭漢家兒郎反抗白涸暴政,乃是名正言順的官軍,他餘員外未必敢向以前那般兵戈以待。須知與我們平北大營為敵就是與南國漢室為敵,與天下千千萬萬的漢家兒郎為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