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小小州官巷(2 / 2)

朱駿道:“這老巷子還曾有典故不成?”

朱管事道:“相傳前朝時候,大同還是州城,算不得軍事重鎮。那時候中原一統,還不曾有幽燕國。這大同之地是江北糧倉,當時有位州官名叫武藤蘭。”

朱駿汗顏,滿臉驚詫,問道:“什麼名字?”

朱管事開始還疑惑少爺為什麼打斷自己,轉而想到自己所說典故未曾出錯,便繼續道:“是的,前朝州官武藤蘭,那時這裏還叫綠蔭巷。有一年冬季不曾下雪,樹木枝葉枯萎凋落,有小孩玩爆竹時不知何故把一棵大樹上的枯枝點著了,引起火災,當時那州官就住這州官巷,那場大火差點把州府給點著,那武州官便下令以後逢年過節百姓不得放焰火。後來有一次這州官的往日好友路經此地,正逢年節,去州官府中拜訪時正見著那武州官帶著大小妻妾放焰火玩耍,於是問起州官不是已經下令年節不得放焰火慶節麼?那州官下不了臉麵,急中生智道:‘本官在院內遺失一物,正在點燈尋找。’於是這事傳到城中百姓耳中,一位書生戲稱道,隻許州官點燈,不許百姓放火。從此百姓們就稱這綠蔭巷為州官巷。”

朱駿聽了故事,感覺啼笑皆非,哈哈笑道:“原來武藤蘭還有這等本事。”兩人正疑惑朱駿的話語,朱駿忙道,“走,進去看看,這巷子綠蔭碧空,涼風席席,正是好去處。”

朱管事道:“不去油鋪了麼?這裏再過幾條街就到了。”

朱駿看著劉三才那副模樣,道:“朱管事你看老劉那樣子,還能走得動麼?我們先進去休息,等日頭下山了,再去不遲。”朱管事隻得依了他。

這巷子寬兩丈左右,兩邊各色商鋪擁擠,商鋪後麵各是一排巨樹,那巨樹的樹冠很是厚實,把漫天的太陽遮住,巷子筆直,大約五十來丈,各色攤點擁雜,賣涼點的,水果的,飯食的,甚至還有賣果脯,豆腐的,應有盡有,熱鬧非凡,仿佛這大同裏邊的人都擠在了這小巷一般。

三人隨著人流,進了一家酒棧,上了二樓,剛好臨窗一桌子酒客喝完退席,占到一個好位置。

那小兒上前來,笑道:“各位客觀,來得早不如來得巧。這臨窗正好可以涼風拂麵,觀賞下邊熱鬧景致。不知三位客官想喝點什麼?”

三人點了些冷食,酒卻是朱駿從未喝過的果脯酒,酸甜可口,微微帶點酒精,喝下口去,舌下生津,涼爽無比。朱駿不禁多喝了幾杯,還待再叫,朱管事道:“少爺,這花果酒喝起來雖然涼快,但是後勁不低,喝多了也會醉的,不若待會結賬時買帶些回去,夜晚納涼時小喝幾口,正是享受。”

正上樓來的小兒聽了得意的道:“朱管事說得有理,這花果酒是我們店的招牌酒,正適合納涼時小飲幾杯,南城朱家老太爺很是喜歡,對我們這的花果酒讚不絕口呢。”

朱駿聽的性起,道:“好,老劉,待會回去時記得買上幾壺,我在這邊還要呆上一段日子,以後慢慢消遣。”劉三才連忙點頭答應。

那小兒聽了高興,湊上前來,道:“這位公子爺,看你風度翩翩,儀表不凡,莫非是中京來的,這大同城中我還未見你這般瀟灑的公子爺呢。”

朱駿受用不已,道:“你這小二,倒是機靈。還會拍少爺我的馬,老劉,賞。”朱駿高興,馬上露出以前作紈絝子弟的做派。

這時旁邊一位酒客突然摔杯怒罵道:“呸,我看這小店生意頗好,還道這酒食必然非凡,想不到這酒水酸澀無味,沒一點勁頭,竟然還賣的這般貴,小二,你是不是欺我是外地人,訛詐與我。”

朱駿轉頭望去,隻見一滿臉胡渣的麻衣漢子,一張黑臉長得跟一張飛猛子似的,滿臉煞氣,那漢子一臉黑肉,摔了杯子正怒氣衝衝。漢子旁邊坐了一個白發老者和一個軍官打扮的白麵青年。那老者眉毛一挑,嗬斥漢子道:“大牛住口,這果脯酒本就是這口味,是消暑的飲料。你喝慣了烈酒,當然喝起來不順口,倒怪不得店家小二。”

那黑臉漢子呐呐住口,旁邊的白麵軍官幫腔道:“爹爹說的不錯,大哥你錯怪店家了。你要喝烈酒,回頭我叫副官給你捎帶幾壇過去,不必和這小店慪氣。”

那黑臉漢子訕訕道:“我還道那朱彪老兒是武林豪傑,竟然也喜歡這不帶勁的酒水,看來不會是個大方人,隻怕這次我們找錯人了,爹爹,我早跟你說過不如去南邊找師叔幫忙的,你硬是要到這大同來。”

旁邊的白臉軍官臉色大變,一樓酒客聽得那黑臉漢子竟然把大同朱家的族長稱為老兒,皆是滿臉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