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第一步‘葉赫那拉氏’(2 / 3)

根子走了過來,“叭”的一聲踩了我的腳麵一下,頓時疼的我呀,呲牙咧嘴的,我指著根子就想發火,根子一臉壞笑的指了指牆上的那六個大字,嘴角一翹露出一副你能奈我何的樣子,沒有辦法,本來已經湧上心頭的怒火隻好又活生生的憋了下去。我衝著根子咬了咬,心裏暗道:“你個兔崽子,等我回家看我怎麼收拾你”。喜兒一看我倆又要幹起來,急忙上前又做了一個“噓”的手勢。意思是工作先。

我看見喜兒了手勢,知道在這樣鬧下去她又要生氣了,再說這也不是耍鬧的地方不是?於是隻好作罷,根據剛才那個服務員的提示我們都各自找了一本書看了起來。大致就是圍繞著‘葉赫那拉氏’展開,經過一個上午的翻看,還是一無所獲,關於清朝的介紹多是那個皇帝的豐功偉業,以及農民對他的讚賞啥的,根本沒有提到‘葉赫那拉氏’這幾個字。我們不由感到灰心。突然喜兒跑了過來,拿著一本書,顫顫巍巍顯然很是緊張,好像發現新大陸了般。上氣不接下氣的說道:“我找到了,果然是清朝的事情,你看?”聽到這話我和根子趕忙圍了上去,我拿過喜兒手裏的書,定睛一看,果然有一段關於‘葉赫那拉氏’的介紹。

書上是這麼寫的“葉赫那拉氏,亦稱葉赫納喇氏或葉赫納蘭氏,為清代滿族“八大姓”之一,原係明末海西女真扈倫四部之一葉赫部的王族。葉赫的地理位置應該在今天的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東南部,是著名民俗風景旅遊。葉赫,滿語為“河邊的太陽”是滿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早在元末明初這裏就居信著滿族先人的一個部落——葉赫部。又有傳說葉赫那拉,源於蒙古的人的扈倫部,後來蒙古人殺了當地的葉赫人,自己建立了一個新的葉赫國,後來當地的蒙古人逐漸融入了女真,成為了葉赫人。

16世紀初,在部落酋長褚格率領下南遷,來到葉赫岸邊,以河為名稱葉赫部。約1573年,褚孔格的孫子清佳奴、揚吉努征服了周圍的小部落,在葉赫兩岸的山頭上選擇險要之地築起兩座城堡。每城有木、土、石三道城牆,還有護城河環繞,內有八角時樓,雄偉壯觀,是我國北方少見的古建築群體。葉赫東城赴保存完整。城內建築台基,遺跡較多,其中點將台、烽火台尤為明顯,葉赫部於1619年初被清朝努爾哈赤所滅。

據史料記載葉赫那拉氏是明末葉赫國主之族,所屬十五部。時有葉赫城(梨樹縣葉赫鄉)張城、阿氣蘭、烏蘇、吉當阿、雅哈、黑爾蘇、阿敦、喀布齊賚、俄吉岱、紮濟裏城、彝巴丹(今吉林省伊通河流域)等。其族與愛新覺羅是“歡喜冤家”,既是仇國,又是世代姻親。因此,名門望族繁多。其後多冠漢字姓那、葉。

明萬曆二十五年(公元1597),海西女真四部在“九部之戰”大敗四年後,遣使向努爾哈赤通好,葉赫部還表示願將死於“九部之戰”的布齋之女東哥許配給努爾哈赤。東哥本名布喜婭瑪拉,於1582年出生在吉林梨樹縣,是女真族第一美女,自幼就美名遠播,部落巫師還說她“可興天下,可亡天下”,有著非比尋常的來曆。

關於巫師說的那句話後邊還著重解釋了一下:這個東哥的婚姻史上,已經是第三度毀婚了。她九歲時許嫁哈達部歹商貝勒,然而這隻是一條美人計:在迎親的路上,歹商被“嶽父”葉赫部伏兵所殺。隨後,葉赫部又將東哥許配給烏拉部布占泰,以誘使他參與“九部之戰”,布占泰隨後便在這場戰爭中做了努爾哈赤的俘虜。當布占泰四年後被釋放打算迎娶的時候,東哥卻早又被許配給了努爾哈赤。

聽說東哥征婚,哈達部酋長孟格布祿立即血氣上湧,報名應征,訂下婚約後遂於萬曆二十七年五月向努爾哈赤宣戰。九月,孟格布祿兵敗,向努爾哈赤投降。努爾哈赤找了個借口把他給殺了,又將富察氏所生的女兒嫁給了他的兒子武爾古代,萬曆二十九年以後,哈達部徹底被努爾哈赤吞並。

孟格布祿的結局並沒有使得垂涎東哥美色的男人們停止前赴後繼的腳步。萬曆三十五年(公元1607),輝發部的首領拜音達理貝勒與東哥訂婚,背棄了原來與努爾哈赤之女的婚約。九月,怒火中燒的建州女真出兵扈爾奇城,沒費多大力氣,就把輝發部給消滅了。

接著,東哥又再次與烏拉部貝勒布占泰訂下了婚約。布占泰聽說有機會抱得美人歸,立即把自己與努爾哈赤六度聯姻、七度盟誓的事情全丟到了腦後。當年,他就派重兵埋伏自己的嶽父之一舒爾哈齊以及舅子禇英與代善,被擊敗後又以鳴鏑射了舒爾哈齊嫁給他的女兒娥恩哲。忍無可忍的努爾哈赤於萬曆四十年九月親率大軍攻打烏拉部。第二年正月,烏拉部滅亡,布占泰逃往葉赫部。

然而眼光極高的東哥根本就沒把敗軍之將布占泰看在眼裏,她拒絕履行婚約。又氣又羞的布占泰不久鬱鬱而終。

萬曆四十三年(公元1615),東哥已經三十三歲,東蒙古暖兔部首領之子吉賽看中了她,向她的哥哥布揚古求娶。然而東哥沒看中吉賽,即使他以征討葉赫相要脅,她也堅決拒絕出嫁。正當吉賽與努爾哈赤為爭奪東哥而準備大打出手的時候,東蒙古喀爾喀部達爾汗貝勒之子莽古爾岱也來向東哥求婚。已被妹妹弄得筋疲力盡的布揚古大約是想要把吉賽和努爾哈赤的兩支隊伍引開,讓他們找莽古爾岱的麻煩而自己坐收漁利,終於不顧明朝邊防將領的警告,下定決心在當年九月將東哥嫁到蒙古去了。東哥出嫁之時,年齡已經遠遠超過了當時普遍的婚齡(當時有些女人在她這年紀,恐怕已經是祖母級了),因此,她在史書上也被稱為“葉赫老女”。

然而布揚古沒想到的是,東哥出嫁後不到一年,就死了,努爾哈赤的怒火未消,發誓要向葉赫部發作。

看到這兒一旁的根子砸了砸嘴,一臉落井下石的樣說道:“這個女人果然是禍水呀,她這一輩子弄翻了這麼多個人呢”我白了根子一眼,說道:“費什麼話接著往下看就是了”說完不顧根子的嘟噥又接著看了下去。

努爾哈赤是在東哥去世的那一年正式稱帝建立後金的。三年後,即後金天命三年(明萬曆四十六年)四月十三日,後金汗努爾哈赤發布“七大恨”,與明王朝決裂,其中“第四恨”即為明朝廷偏幫葉赫,使該部將本來許配給自己的東哥轉嫁蒙古(原文為:“明越境以兵助葉赫,俾我已聘之女,改適蒙古,此恨四也”)。

第二年八月,努爾哈赤用同樣的理由滅掉了葉赫部。

文到這裏就沒有了,我們三個也跟著沉默了,大家好像心裏都有話要說,但卻不知道從何說起,好像都缺少那麼一個點。根子最先沉不住氣了,我還以為他有什麼獨到的見解呢,沒想到他說了半天都是圍繞著‘東哥’的美貌,邊說還邊把自己聯想到其中去,可見他的思想是多麼的邪惡。

其實有些時候女人還是有很大用處的,就光細心這一點是任何一個男人也無法超越的。喜兒見根子還在那兒絮絮叨叨磨磨唧唧沒完沒了的,衝著他冷哼了一聲,瞪著大大眼睛小聲但又不失嚴厲的說道:“你們男人就知道女人,尤其是看見美女,連路都不會走了,”說完看向了我。我急忙擺手道:“你可別看我呀,我可不是那種人,你看我提女人這兩個字了嗎?是他你看他都說那個什麼哥的半天了”喜兒見我一副油嘴滑舌的樣,白了我一眼說道:“好了不跟你們這些臭男人廢話了,我說說我的見解呀,我發現這短短的幾段字中,多次提到一個人,即‘努爾哈赤’你們說亮子的死會不會和他有關係呢?”聽到這兒我先是一驚,驚訝的原因有:1、同樣是看了一遍我卻沒有發現這個問題,2、自看完這篇文以後感覺事情的起因雖然不是努爾哈赤直接引起的但隱隱約約中感到此事和他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