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誌軍為了這件事鬱悶了很長一段時間,經過身邊一些人的勸解也算是逐漸的平複下來了。王誌軍當時還在想,可能是自己真的估計的不足了,領導一定是站在了更高層麵上考慮問題了。可接下來的事情卻讓王誌軍頗為惱火。那就是鄉政府辦公室主任的做法,按照吳憲法的要求給他們每個領導的辦公室裏送上了高檔茶葉和高檔香煙,說是方便用來接待使用。
王誌軍從部隊轉業回來做了多年鄉幹部,從來都不主動去辦公室拿煙拿酒茶招待客人,每次都是自己花錢買,他非常反感的就是個人享用主意。可是如今又是災後,就算是財政上有了充足的資金,那也是上級撥付的救濟款,還有就是全國人民捐贈的,他就更加想都不想。
沒想到自己不去拿,這下倒是好了辦公室倒是主動給自己送上門來。王誌軍有點生氣的對辦公室主任說:“這些煙酒,這些茶葉,還有這些,這是哪裏來的?”辦公室主任不屑一顧的看了一眼王誌軍說:“王鄉長,這些還能哪裏來的啊?買的啊,難道你覺得會有人送啊?書記和鄉長說了,讓我給給大家改善一下生活!”王誌軍聽到這番話後頓時氣得鼻子冒煙:“胡鬧,簡直是胡鬧有錢改善生活,沒錢蓋小學嗎?你們這是什麼行為?”王誌軍頓時把這些煙和茶葉盡數退還給了辦公室主任,辦公室主任知道王誌軍的脾氣,也隻好尷尬的把這些東西拿了回去。
轉眼到了年底,政府決定又給每位班子成員增發了兩萬元到五萬元不等的福利,王誌軍當然清楚這些福利從哪裏來,他的性格是不會拿這些燙手的錢,就明確在會議上提出自己不要。
這樣一來,頓時讓大家覺得難堪了,鎮領導班子所有成員都對王誌軍有了想法,大家都覺得這人不是一路的。在機關裏如果被別人認為不是一路的,性格一意孤行,就會很危險。在機關裏,尤其是政府方麵是沒有絕對的對,也沒有絕對的錯,從利益角度上去判斷但卻有站對和站錯。王誌軍的性格決定了他的處事方式,顯然是隻站在了自己認為正確的一邊,而沒有考慮到其他人的感受。
有時候拿一包煙、一盒茶葉或者幾瓶酒,不管你拿還是不拿,這說明的不僅僅是拿與不拿的問題,而是你是否跟他們一路人的問題。如果你都不願意成為他們的一路人,大家就會覺得你很另類,甚至是怪異,人家也沒有辦法,為了這個團隊的安全隻有把你趕出去。這大概就是機關生存的法則,可是王誌軍隻堅持自己認為對的,所以他的做法注定招來別人的詆毀。
過完年之後,王誌軍的這些做法和為他的堅持付出了代價,經過黨委政府集體研究討論對於王誌軍的分工作了調整,不再讓他分管學校工程項目建設。王誌軍原本已經在想辦法如何解決眼前的難題,如何在資金短缺的情況下去融資甚至是借錢,盡量千方百計保證學校的工期,尤其是建設的質量安全。這麼一來,王誌軍的想法和他的努力沒有了用武之地。但不管如何王誌軍是個閑不下來的人,被調整了工作的分工後,王誌軍隻好把精力用到了給老百姓辦其他事情上來,他相信在哪個崗位上都會把工作做好的,所以隻要有需求,他就會讓車子載他去村裏看房子看路麵看地基等繁瑣的工作。
多行不義必自斃,接著一件讓王誌軍感到悲痛不已的事情發生了,正在建設的平行小學竟然發生了坍塌,而且是造成建築工人兩人死亡一人重傷,所幸沒有學生再受傷,聽到這個消息後,王誌軍先是一驚,隨後便冷靜了下來,王誌軍當天就去了現場,憑借多年的工作經驗王誌軍到了現場後就一目了然,毫無疑問認定這是偷工減料造成的。
平行鄉鎮發生了如此重大的安全事故,而且是正在重建小學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就發生倒塌,這可不是一般的小事情了,這樣的事情一旦傳出去,當地黨委政府是要負責任的。
平行縣黨委政府召開緊急會議,研究辦法舉措,此時上麵的領導還不得知這件事,他們要做的就是防患於未然。他們挖空心思想了一個辦法,想借口這是由於水患導致底下水上漲造成的。但這個借口由平行縣自己去說,是根本沒有什麼效果。鄉黨委書記吳憲法終於想到要抓住最後的一根救命稻草,那就是從京城過來援的監察部人員王少龍。吳憲法知道,這樣的事情如果京城那邊的監督人員要是說出去,可信度會大幅度增加。如果他提出了要求,那麼王少龍肯定會答應,他有著王少龍是無法拒絕他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