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種子這無形的果就蘊藏在你自己並不知曉的生命信息庫中,就像你不知道自己的手指長成的過程一樣。這生命之種遇氣候又發芽,猶如莊稼種子一個道理。父親的精子,母親的孕床隻不過為你的生命之種提供了土壤。如果生命是屬於父輩他人的,人類就沒有什麼理由提倡人權,要求平等,隻應當奴隸了。世界原本深刻,是我們昧蒙無知,以蠡測海。生命不止,生命之種永恒,雖然物質會消亡,這不是什麼唯物唯心可以分辨的。
生命之種永恒,但不是固定不變的,存在聚散離合,存在種子的優劣,是否優良品種,是你修為的結果,如同莊稼種子一樣,是管理培育的結果。
現代科學已認識到,物質可變為能力,變為非物質,物質毀滅的同時,能量產生了,一生一滅,隻是轉化,人的生死,何嚐不是如此?怎會與自然規律不同?難道人不屬於同樣的這個自然界?世人偏要狹隘地理解,簡單否定,轍嚐淺止。人死與燈泡一樣,燈泡不亮了,不等於電不存在了,電是燈泡的生命表現,隻是轉化了。同樣,人死了,並不等於生命沒了,隻是轉化。
如果說物質可變為能力,變為非物質,反之非物質不能變為物質,那就是有違無始無終,無邊無際,圓融貫通的宇宙運動法理,運動便隻是一種單向的,僵直的運動形式,世界事物關係還會如此圓融無礙,我們所見到的事物關係還會是這個樣子嗎?道理就這樣簡單,世人不肯深思,非物質能變物質,那麼非物質的生命信息當然遇到氣候可再生成物質生命體了。
人們常說命運,那口氣似乎由客觀造成,上帝支配,那麼人的自主行為就顯得多餘了,人類就應當是一群機器人,被動,死板,人與人之間就不應該出現誤解、矛盾、陰差陽錯,社會就不會因錯綜複雜而生動了。
誰都知道,人的言行由自己的心思支配,你要自己的手指動一動,它就會動一動。人生的命運由自己的因果決定,命運就是因果。這因果關係絲毫不差,自作自受,不可能如世間社會一樣可以將功補過。因果信息存留於冥冥輪回運動中,最終朝著該去的方向運動。例如取不義之財,盡管暫時被你所用,在你那裏至多算是“借用”了一下,其因果信息最終會運動向原主,這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冥冥運動規律,盡管那“不義之財”回歸方式已然有異,但價值絲毫不差,由你的因果去償還。而施舍如銀行存款,與世俗生活長安排短打算,深謀遠慮一樣的道理。又因心意的不同,回報亦不同,這也是種瓜得瓜之因果。通常說的積德,作好人好事,作官不貪汙,生意不短斤少兩,就是不欠因果帳。傷天害理亦不例外,同屬一理,能量轉化因果,最終報應。
世間社會也提倡道德規範、公理,但隻是為了維係現實的人際平衡,舍本逐末,不能說明究竟。
人一生的言行都會留下冥冥信息,然不信因果之玄乎,智慧之竅堵塞,如一片白雲遮穀口,幾多歸鳥盡迷巢。
因果成熟期自然有長有短,有的“因”當世就成熟,叫現報,更廣泛的因成熟期漫長,還需在虛運動中孕育、發芽,後世才能成熟收果。地球孕育了多少年才成形?同一株樹上的果子成熟還有先後呢,正如佛家雲:善惡有報,若有不報,時候未到。
世人認為生命隻有一次,所以隻圖現時,現世報,實在目光短淺。不然,就有可能克服惰性,檢點言行,淨化劣根性,光大人性,積累福德,深謀遠慮了,如此社會就會美好得多,效果遠勝治標。
人生種因收果,萬事由心定。於是就形成因因果果,果果因因,因中有果,果中有因,收中有種,種中有收,循循環環,現實的大命運收的前世因,故此有句成語叫“前因後果”,但世俗的這種說法隻是一種短見.若心念、行為種好因,自然會收好果。從來就沒有救世主,要解放全靠自己。